以備這條一時不知道放哪兒的情況下,有得使喚。
第二十七回 18(黑吃黑)
明兒就是丟一條馬鞭,也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可謂是神不知,鬼不覺。
羅輝見這些個人收拾那馬車,而馬鞭就掛在了一邊的樹杈上。
可是,羅輝不放心。
一時偷摸的,也不可能細看。
要是拿不對,再回來,可不就讓人消滅證據了?
趕車人已經被付寬喊走,問話去了。
羅輝撇嘴,就不信付寬想不出來,趕車人若是被收買的,也太容易查著了,這人得有多蠢?
付寬離開之後,馬房的人,便就低頭幹活。
畢竟是世子吩咐的,再心中有疑問,他們也不敢問,只聽話地幹活,準沒有錯。
羅輝怕失手,便將付國公府裡所有的馬鞭全部摸走了。
十幾二十條馬鞭,羅輝一手抓不住,便就又順了個布袋子走了。
回到將軍府之後,羅輝先將馬鞭收好了。
然後才想起來,先前在程氏和張秀兒面前,好像是失儀了。
於是尋了那娘倆個,告訴她們,他雖然沒見著付新,但已經打探清楚,受傷的是付悅。
張秀兒瞅向羅輝的目光,頗有些幽怨。
自己女兒的小心思,如何瞞得過程氏?但身份地位在哪兒擺著呢,即使羅輝有意,也不見得能成。
而給人當妾,即使是羅輝,程氏也是不能答應的。
更何況羅輝並沒有意思。
不過是自己的女兒,單方面的情愫而已。
程氏並沒有點破,或是強制張秀兒將羅輝從心裡趕走。
誰還不曾從少女過來過?
程氏長於鄉野,倒也能理解張秀兒小女兒的心思。
假意看不出來,讓張秀兒自己調解心態。
一個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師兄,一個是閨中密友。
雖然張秀兒平日裡有些小脾氣,但程氏相信,她女兒還是善良,並分得清是非的。
所以,程氏並沒有點破張秀兒,而是假意地瞅不出來。
羅輝走了之後,程氏想了想,便就問張秀兒,付新明日會不會去琪樂園上課。
而張秀而看了日曆之後,確定明日正是付新去琪樂園的日子。
於是程氏就叮囑張秀兒,讓張秀兒將付新請到將軍府來。
程氏要為付新壓驚,以示這麼些日子來,對於付新帶著張秀兒的感謝。
但畢竟這裡是將軍府,所以,程氏並沒有越俎代庖,打發了小丫頭,去徵求羅輝和張勇的意見。
羅輝彼時,正一條一條的研究馬鞭。
聽小丫頭說了,點頭道:“一切隨師母安排。”
小丫頭頗為不解地瞅了瞅羅輝,不明白他幹麻沒事,手邊上放那麼多馬鞭。
再說,那些個馬鞭也沒有將軍府上的好。
一般會騎馬的人,除是對馬要求高之外,對於馬鞭,也是頗有些要求的。
有那奢華的,像什麼七寶鞭,便就是在馬鞭的手柄上,鑲嵌上各種寶石。
而那馬鞭柄本身,便就是純金的。
當然,這種人只是喜歡馬和馬鞭,至於騎馬,不見得有多好。
畢竟這種鞭子,拿著就沉,用起來也就不會順手。
羅輝的雖然不至於這麼奢華,鞭柄全是獸骨的制的。
而且趕車鞭和騎馬鞭也不一樣。
像付國公府這種木製鞭柄,長稍鞭,簡直就是一般破落戶才會用的。
由於可見,付國公府,現在也只有個架子了。
丫頭雖然覺得羅輝拿的鞭子有些破,不似將軍府的,但也沒多嘴地走了。
羅輝也不理會那丫頭,認真地瞅著每一隻鞭子的鞭身和鞭稍。
每個人用鞭的習慣不同,對鞭子的柔韌程度要求也不一樣。
所以,即使是趕車人,對於自己常年用的鞭子,也頗有些要求。
畢竟常用的謀生工具,總要順手,心情也好。
即使是農夫,對於農具也是按著自己的習慣來修理的。
羅輝發現,有幾根松木手柄,獸皮編制地馬鞭上,全都被一種極細的軟鋼絲纏著。
而那軟鋼絲上,全是倒刺。
馬車鞭長,羅輝拿起一條來,出出屋外,便就往他平日練功的木樁子上一甩。
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