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勾了勾手指,在陳飛靠近時,動了下雙唇,“秘密。”
沒有刻意壓低的聲音讓陳飛臉上的笑意一僵也讓旁邊的幾個教練噴笑出聲,羨慕的目光紛紛落在石楊身上,不管是羨慕石楊的好運還是後悔沒有發現天才的萬小東,但這一刻,看過萬小東臨場的教練員都明白,萬小東確實具備了衝擊獎牌的實力。
十八歲,年僅十八歲的萬小東今後會成長到什麼程度,此時此刻,任何人都不敢深想,不是怕沒有達到預期,而是怕超越。
時間緩緩滑動,下午一點,陶惟的比賽即將開始,走進後臺的陶惟這一次依然保持著原有的清新自然,簡潔而不是別緻的比賽服合體的包裹住修長的四肢,沒有亮片沒有流蘇,甚至沒有那些裝飾用的碎花,清新而自然的陶惟沉靜的五官,平和的眼神隱隱帶著一種名為“靜”的東西。
走到屬於中國隊的位置,脫下套在身上沒有拉上拉鍊的紅色運動服,一身黑的陶惟放下手中的揹包,站起身,準備熱身。
一雙雙或是探究或是輕視的目光被陶惟甩在身後,身後是楊國成、助理裴新、旁邊的楊向樂、前面是馬德明,五個人的小隊顯得有些蕭條,可站在前方的諾爾曼卻知道,無論眼前看到的是什麼都是假象。
等待了一年,再次看到陶惟,諾爾曼心中有著隱隱的期待,不知道這一次,這個來自東方的孩子會帶給世人怎樣的驚歎。
期待中,沒有任何懸念的短節目正式開始,第十一個出場的陶惟默默的等待著比賽的開始,說不上好也說不上的出場順序,短節目只要按照規定完成一系列動作不會有太大的差距。
畢竟所有人都清楚,短節目更多的看重的是基礎,而對於需要長久培養的花樣滑冰而言,能夠來到奧運會場,只要不出現意外,短節目的規定動作並不能拉開彼此的差距。
真正的重頭戲在明天的自由滑,那時候才是激烈的角逐,邊看直播邊做著熱身的陶惟細緻的抻開身體的各個部位,為了防止因為熱身不足而出現意外,每次比賽都會提前一個小時熱身的陶惟從來不會在這項中偷工減料。
時間眨眼劃過,2分40秒的短節目,陶惟選送的曲目是由中國交響樂團演的《月光奏鳴曲》選段,貝多芬創作的月光奏鳴曲,出現過很多次,而陶惟之所以選擇月光奏鳴曲也是無奈。
2分40秒的短節目中,因為規定2分40秒的時間內,運動員必須完成一套由跳躍、旋轉、聯合跳躍、聯合旋轉共8個動作和連線步編排而成的節目,而每個動作只允許出現一次,時間、步伐、跳躍旋轉一系列下來,能由中國本土曲目中選擇的範圍過小。
漫長的等待,終於輪到陶惟上場,站在場邊,馬德明用力拍了下陶惟的後背,“加油!”
笑了一下的陶惟隨即上場,環繞立體聲中,陶惟的名字出現在全場觀眾耳中,微微頜首,示意音樂聲開始的陶惟,在音樂響起的瞬間,開場就是勾手三週後外點冰三週連跳。
又高又飄的跳躍加上穩健的落冰使得陶惟贏得了一片掌聲,隨著音樂翩然舞動的陶惟,踩著節拍滑行,充滿柔韌性的貝爾曼旋轉,標準的完全不像一個成年男子,而隨後的後內點冰三週銜接完美的更是沒有一絲瑕疵,音樂緩緩流動,與音樂水□□融的跳躍、持續步不斷的刺激著眾人的眼球。
教科書般的跳躍高而飄,穩健的落冰,融合了速度、力量和柔和的舞動完美詮釋著月光奏鳴曲的深意,熒光燈下,一身黑衣的陶惟好像皎潔的月光傾灑的一縷清澈,無聲的用肢體語言去傾述那份濃濃的依戀,三週半結束短節目的陶惟紋絲不動的身影更是讓站在場邊的教練員運動員臉上露出凝重。
2分40秒的規定動作,完全找不到一絲瑕疵的陶惟在即亞古丁、庫裡克之後再次掀起了一陣歡呼,彎腰屈膝,表達了對觀眾給予的鼓勵後,陶惟離場。
濃濃的探究中,回到馬德明身邊的陶惟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隨即把目光落在楊向樂身上的陶惟臉上的笑意加深,第十三個出場的楊向樂即將上場。
默默等待中,楊向樂即將上場,伸出拳頭,落在楊向樂眼底的陶惟扯動嘴角露出燦爛的笑容,微微楞了一下,笑容浮現,砸了一下陶惟遞來的拳頭,“加油!”如陶惟一樣,馬德明重重的拍了下楊向樂的後背,看著楊向樂上場。
同樣是來自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但卻不同於陶惟略顯鬆緩,來自第一樂章的月光奏鳴曲由沉穩大氣的楊向樂演繹更加的厚重,雖然沒有陶惟那樣讓人驚豔,但同樣標準的動作,除了因為33連跳銜接時因為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