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登萊便已張貼出了動員令。
這次動員,要征戰的竟是日本,登萊各屯、堡的青年報名踴躍。他們並不想一輩子待在屯地當農民,他們也想和那些參軍的人一樣出人頭地,用鐵與血換來更好的生活,換來民族的富強。
在登萊,靠參軍出人頭地的思想深入骨髓。
歷史上從來沒有哪個時代,能像趙巖這般給基層軍人如此之高的待遇,從來沒有哪個時代,能像這支軍隊這般,財富分配得如此平均,高階軍官的收入,與底層士兵的收入差距並不巨大。
因此,參軍成為了那些年輕人嚮往的出路,雖然就算奮鬥到較高的軍職,也不能家財萬貫,但其他人也是如此,這便沒什麼缺憾了。
就如同在原始社會,部落酋長有幾個陶罐就覺得很富有,而到了這個年代,陶罐只值幾文錢,給你幾百個陶罐也不會覺得很富有。
一切都是源於對比。
而參軍的前程,並不僅僅能用錢財來衡量,那還代表著地位,在登萊只要是進入一線部隊計程車兵,走到哪裡都能受到人的尊敬。同時更有榮耀,這是為民族而戰。
動員令一出,代表著即將擴軍,這是登萊百姓總結出的一個規律,只要參與動員,就很有可能在任務結束後進入軍隊。
那些屯地的年輕人,幾乎都向當地的操守報了名。
經過帥選,最終選出了這三萬人,大多數都很年輕,年齡最大的只有二十五歲,最小的十七歲。
這些年輕人都在屯地接受過訓練,領取了板甲和長槍後,馬上轉化為一名合格計程車兵,不過這些鄉勇目前沒有軍餉。
商船在裝上了物資後,這些鄉勇隨即登船,帶著他們的夢想,前往日本
本州混成旅,在江戶城外圍了將近十天,騎兵每天都在外面擄掠倭奴,有些城鎮已經進行了堅壁清野。
不過這並不能阻擋擄掠,騎兵營拉上攻城炮,一一將那些較小的城鎮攻破,然後將裡面洗劫。
對待這些城鎮,可不似在橫濱那般溫和。凡是值錢的物件,悉數搶奪。
至於正義,是從來不能對這個島國講的。一個民族要想崛起,就必須建立在其他民族的血肉之上。
反而,本州混成旅是還算是溫和的了。士兵從來不奸yin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