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易空靈地計策。用加官進爵誘蘇越回京是第一步。葉墨在朝堂上表現出退讓的姿態,故意誤導蘇越。讓蘇越以為皇帝開始忌憚葉墨的權利,重新提拔蘇家和邊關將領一系,讓蘇越放鬆警惕。
第二步就是製造機會,讓蘇越與葉家發生公開衝突。作為老對手,葉墨一直很關注蘇越地性情喜好,這一次蘇越回京述職,行程安排一舉一動都在葉墨的嚴密監視下。這才有了名都樓這場好戲。依蘇越地性格,就算他明明知道要在京中保持低調,仍然會因為一而再再而三的羞辱而氣憤難平,但是這件事情會被葉成貴安排的人稍作修飾散佈到民間市井。各種版本眾說不一,不過都或多或少流露出一些鮮為人知的所謂真相。
比如葉相禮賢下士,收留庇護被南朝迫害的易空靈;而蘇越畏懼南朝餘威,主張將易空靈緝捕歸案交給南朝。因此雙方偶然在名都樓相遇起了衝突,葉二公子據理力爭,蘇越自覺慚愧拂袖而去。
比如蘇越當年貪生怕死才留下性命,龜縮邊關十餘年不敢南下,實在懦弱無能。若非承襲父兄忠烈功勳,蘇越寸功未立根本沒有資格受封大元帥位居一等公。此事在官場中人盡皆知,大家都礙於顏面不曾捅破,易空靈酒後失言當眾戳穿真相,蘇越便惱羞成怒。
再比如蘇越驕橫跋扈,仗勢欺人,原本葉二公子包場給易空靈慶生辰,蘇越偏要上樓來搶位置。葉二公子好言賠禮,讓出一半地方,蘇越還挑三揀四甚為不滿,甚至逼迫易空靈下跪敬酒,百般羞辱如此種種,都有跡可尋,當日在場伺候地夥計也可作證。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更別說葉成貴特意往蘇越身上潑髒水,事情也並非無憑無據空穴來風,蘇越的名聲威望在民間迅速下滑。
第三步,由葉墨出面對皇帝提出南下收復江北的計劃,保薦蘇越掛帥南征。此事定然會受到保守派的阻撓,蘇越本人更是不會應承。而葉墨有玉佩在手,掐著盧存義的軟肋,還有詳盡地對付潁川謝家以及引發南朝江湖官場內鬥的計劃,皇帝開疆拓土的情緒一定會被重新燃起。
蘇越不肯掛帥,軍中元老不支援,皇帝就會動心思任用新人。再加上蘇越驕橫跋扈,畏戰怕死,懦弱無能的各種風評,在葉墨的操控下會迅速從民間刮上朝堂,蘇越空落得大元帥和一等公地頭銜,在皇帝心中的形象地位恐怕會一日不如一日。
人心是貪的,皇帝也不能免俗。雖然蘇越加官進爵是積累多年地功勳論資排輩,但是皇帝既然給了臣子榮耀,就希望得到臣子更多的回報。蘇越不能滿足皇帝南征地心願,必會陳述各種利害關係想阻止與南朝開戰,這反而會更加激起皇帝地不滿。
第四步,讓蘇越短期內無法再回邊關,這樣葉墨安排提拔的將領才有出頭地機會。蘇越不在軍中的日子,某個年輕有為的將領擊退北犯的勁敵,甚至收復江北一兩座城池,如此英勇事蹟,一定會被百姓敬仰傳送,為北國新的一年注入激動人心的活力,調動起全民的血性,為大舉南侵做好鋪墊。
至於如何留住蘇越,有很多種辦法,下毒、刺殺只是下乘伎倆;中乘方法是讓蘇越捲入棘手的案子,脫不開身;而上乘手段就是讓蘇越徹底失去鬥志,心灰意冷,自己放棄,讓出兵權。如達最佳效果,免不了上中下三種手段相互配合。易空靈當日對如何設計配合都有簡明分析闡述。後經葉成貴及眾謀士補充完善,形成了一套毒辣計策,便是蘇越明知被算計仍然無法逃避。
其實只要進行到第三步,讓聖上對蘇越失望,讓百姓對蘇越失望,計劃就已經成功了大半。如果第四步能順利實施,蘇越將永無翻身之日。而葉墨可以一步一步推出自己培養多年的軍方嫡系,暗中操控軍權。
葉成貴也將因此步步高昇,兵部大權遲早會由他掌控。想到這些,葉成貴怎能不高興?他親自為易空靈擦去滿臉的酒水,歡喜道:“易先生,今日之事委屈你了。”
易空靈淡淡一笑,謙卑道:“能為二公子分憂,是屬下的榮幸。更何況蘇大元帥說的那些話都是實情,屬下本來就出身低賤,於剛才那種羞辱並不在意。只是損了相府的聲威,還請二公子原諒。”
若非為了確保計劃順利進行,按照葉成貴睚眥必報的性格,肯定不會讓蘇越如此輕易離開,必是要挽回顏面。現在易空靈似乎說者無心,葉成貴卻聽者有意,對蘇越的記恨就又深了一重。
易空靈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讓葉成貴從骨子裡就恨透蘇越,日後才能對蘇越無所不用其極,各種陰損招數再無顧忌。
經過蘇越這一鬧,眾人也都沒有了飲宴的氣氛,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