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6部分

是讓蠻王阿律大邀眾蠻,舉族內遷,更得蠻兵近七千,趕來利州於秦人助戰,共討亂匪。

寧向嶽沒來,但郭猛卻來了,趙石細問之下,才明白其間緣由,漢中蠻族居於群山之間,生活困苦,人口卻越來越多,在山間生活越發不易,到是金花,銀花,頂花幾族,在山下設立土司,豐衣足食,漸漸強大了起來。

漢中蠻族同氣連聲,人家過的好了,自己日子卻是越過越苦,缺衣少穿,若全都如此也就罷了,偏偏人家活的比自己好,夏天陰涼,冬天飽暖,讓人眼熱無比。

所以近十幾年來,眾家蠻王都有心想要如山下幾家蠻族一般,下山內附,當然,也不是沒人想下山劫掠漢人城池村落,卻為眾家蠻王所阻,這些蠻王都是蠻族中最有見識的人物,知道山下漢人看似軟弱,不過一旦與漢人交惡,恐怕就再也換不到漢人的東西了,還會惹來漢人的報復,只要這麼一打下去,寨子裡的部眾生活將更艱難,漢人只要將出山的幾處山口守好了,蠻族就再也別想出山了。

到底,他們和南邊的那些大族沒辦法相比,人家自己佔著好多地方,能耕種,能開採金銀,甚至有鹽湖,茶樹,而他們卻沒那個底氣。

數年之前,蠻王阿律上請內附就是漢中蠻族的一個試探,卻為漢人所拒,蠻族人和北邊的胡人也很相似,對於尊嚴有著自己的獨特認識和理解,將別人的拒絕看做是一種變相的羞辱,所以,之後再無人提起內附之事了。

而等到秦軍大舉而來,漢中蜀軍也曾向蠻族借兵,但卻為各家蠻王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不是害怕,而是間隙已生,在蠻族這裡便無法彌補,蠻族有句俗話說得好,不要相信曾經拒絕過你的人。

如此這般,等到寧向嶽入山見到蠻王阿律,將已經想好的話蠻王阿律細細追問,這才知道,漢中這裡已經換了一家漢人來掌管,而漢人的頭領也給出了自己的承諾,允蠻族下山建立村落。

蠻王阿律當即大喜,當即便痛快的答應了寧向嶽頗為苛刻的條件,只是要漢家的頭領保證,以後蠻族之人還要由各家蠻王自己率領,而且蠻族人可以遵守漢人定下的各種規矩,但漢家的頭領不能將蠻族與漢人區別對待等等。

這都是題中應有之義,寧向嶽也沒想此行到會如此順利,自是滿口答應,之後蠻王阿律遍邀各家蠻王,不過十日功夫,就已將事情定了下來,而為了採信於漢人,各家蠻王七拼八湊,竟然組了一支近七千人的大軍,讓蠻王阿律的兒子伯撒統領,徑自下山,去替山下的這家漢人攻打那不識好歹的傢伙。

近七千漢中蠻族被各個頭領帶著,亂糟糟的來到利州城下,渾身上下破破爛爛,和叫花子相仿,穿著打扮更是與漢家大異,越是身份尊貴,身上的零碎越多,走起路來叮噹作響,而有的不以金銀為飾,而是各種紋身圖畫,花紋越是繁複,身份則越高,蓬頭垢面的就已經夠讓人稱奇的了,渾身再畫的和鬼畫符似的,真真好像是白日見鬼一般。

不過別看這些傢伙穿著打扮如此特異,但人人身上都揹著粗糙的弓箭,腰間別著匕首短刀,身材都不很高大,卻一個個身子壯實的很牛犢相仿,神情彪悍粗野,光著赤腳,卻行走如飛,正是趙石心目中山地兵的好苗子。

但就現在來說,這些好苗子還只是好苗子,看上去沒有一點參天大樹的意思,他們強壯,幾乎身上的每根汗毛孔都散發著野性和原始的味道,但從他們的眼神中,趙石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土包子,什麼都沒見過。

六千多人聚在軍營前面,仰著腦袋,看著高大的利州城,利州城作為利州軍事重鎮,比漢中城還要高大上幾分,而且臨江而建,更增了它幾分氣勢,讓這些以為漢中城已經是世上最雄偉壯觀的城池的蠻族,感到難以置信。

蠻族的小王子,也就是伯撒,樣子沒有怎麼出護趙石的意料,壯實的身板兒,比其他人乾淨些,卻也乾淨不到哪裡去,渾身都散發著一股酸臭的味道,脖子上套著銀環,耳朵上掛著金環,連鼻翼上都有三四個小環子,手腕腳腕上更不用說。

不知道這些蠻族的審美觀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和後世那些後現代打扮的新潮傢伙差不多,趙石也有些納悶,就這麼叮噹作響的,也不知在林子中怎麼活下來的?

伯撒懂些漢話,但說不好,腔調比木華黎還怪,在知道趙石就是這裡最大的官兒之後,彎腰行禮,很鄭重的介紹了自己,也許是蠻王阿律有言在先,也許是在漢人建造的高大城池面前,膽氣也變得小了,不管怎麼說,他表現出了足夠的謙卑,並直言不諱,他是應邀前來助戰的,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