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2部分

,但說起教書育人來,還差的早呢。

不過細想下,到也不怪折木清不會識人,跟一個老將軍詢問了一下,其中緣故也是明顯的很,卻是沒人願意來武學當這個教授,大秦軍中人才多的是,但這裡沒什麼人能看到晉升的機會的,誰又願意放下軍中職位來武學這樣的地方?難道想到這裡來養老不成?也就是他們這些人,年紀老了,閒賦在家,又都是大將軍舊部,也就硬著頭皮來了這裡,這一年多下來,自己也覺著分外的難受,覺著還不如提刀上馬,跟人真刀真槍地拼殺呢,這嘴皮子功夫卻真是沒有的。

這時趙石也算明白了,學的教授們成了兩個極端,會教書的不懂武事,懂武事的不會教書,真真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不過這裡到也不一無可取之處。武學在選址以及修建上卻讓人無話可說。佔地逾千畝。背靠西山。右臨行宮。兩年過去。無論講堂還是生員住宿之處。都已修整齊全。三個大大地校場。連綿延地圍牆都已到了收尾地階段。比起承恩湖對面剛開始修繕地西山大營來。可謂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總地說。也就礎設施弄地不錯。想來這上面武學山長折大將軍是沒少出力地。

尤其是武學中還有一群童生。比起那些桀驁不馴地傢伙。這些童生可就規老實地多了。到底都是些半大孩子。都是京師小戶人家弟。有那麼幾個雖說和兵部一些人沾些親戚。但卻也不是世家子。沒什麼嬌氣地地方。

這些童生入學之時。還是當今聖上掌管兵部地時候。是那位陛下一手操辦地。當時兵部上下許多人還對武學頗為熱衷。暗地裡送了不少自家地旁支子弟入學。但事隔兩年。景王登基為帝。兩年間接連兩場大仗打下來。兵勢如火。武學哪裡還得人關注?

不過這些童生卻是武學中紮下了根。便是有些想走也不容易了。畢竟這些人地名字都在兵部錄入了文件。有著一個陛下欽點地名頭在。放走一個兩個看似不打緊。但應景地時候追究起來。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所以一年多下來。這百多個童生卻是一個不少都在這裡。

這些童生出身寒門。又沒見過多大地世面。不像是那些從軍中抽調上來地傢伙們。最少身上都有個校尉地官銜在身。自然是旁人說什麼是什麼。多數不敢稍有逾越地。

那些國子監出來的教授們多數也願意教這些童子們讀書習字,至於武課上能學到什麼,卻是不好估量了。

趙石清楚了這些情形之後,卻也不去找那些軍官的麻煩,那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他自然不會上趕著去做地,當初在西山大營訓羽林左衛,那也是趕鴨子上

段粗暴蠻橫,若不是時機恰好,又有兵部鼎力支援,如今的羽林左衛?就算如此,當時也是如履薄冰,更是數次險些釀成兵變,如今既沒有人在後面趕著,又沒人給他指定職位,他自然不會逞強非要給這些傢伙一個顏色看看的。

所以兩天之後,便即接過了教授童生之責,其實也沒人跟他爭,武學的攤子才鋪起來教授不像教授,生員不像生員,科目上就是幾卷兵書,軍陣演練,這樣簡陋地框架,頗像是後世的一些面子工程,有些做過便完的味道,當然了,是皇帝的面子工程,如今皇帝已經登基,在忙更大的事情,武學這點小事自然也就不在人們眼中了。

這位的朝廷新貴來到武學的訊息不一時便人盡皆知,將這些童生納入掌管之列地時候,還有不少人來觀瞧,如今趙石的名聲在軍中也已經不小了,武學奪魁時便有人稱其為鞏義幼虎,東征一役,斬獲數萬,更是名聲鵲起,只要在軍中呆過些日子的,沒有人會不知道京師有一位掌管羽林軍的少年將軍,號稱血虎,曾經單騎出關,陣斬金國悍將蕭幕而還,勇猛無雙,乃京師羽林軍中第一猛將等等,這樣一個人卻來到武學教授生員,實在讓人忍不住想來看看的。

但兩日過後,便再沒有一個人會無故出現在周圍左近了,趙石還是秉承了他一貫的手段,變著花樣的成功讓這些孩子對他恨之入骨,卻又畏之如虎,那些旁觀的傢伙們也只用兩天就明白了,這位年輕的朝廷新貴為什麼在京師的名聲雖大,卻是譭譽參半了,這些還只是些孩子,折騰起來便這般嚴酷,不講一點人情,想想作為他手下地軍兵,得受多少罪,吃多少苦頭,還只是想想,寒毛根兒就都有些發冷的,恨不能離這人越遠越好,哪裡還有人想來旁觀?

不過在趙石自己想來,武學應該是培養軍官的所在,出來便要帶兵打仗的,其生員自然是在軍中抽調為好,因為這些人清楚軍規戒律,教起來也不會費時費力,但要照長遠看,卻還是這些童生有前途,他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