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王很佩服,所以,才願意帶兵跟隨大王作戰,一個很有野心的傢伙。”
這個時候,一個吐蕃高地大部首領的模樣,才算在趙石心目中多少清晰了起來。
他這些年的經歷已經足夠多,一些戰爭之外的手段也越發純熟,同樣,目光也變得長遠和敏銳了起來。
這個時候,他對白犛牛部的主人已經失去了興趣,滿嘴佛祖的執拗傢伙,是低地人天生的敵人,從他的表現看,除了有些膽量之外,一無是處,嗯,也許還有一些政治手腕,不然,那個象雄部落不會無緣無故的出現在戰場上,誰知道呢……
相比之下,好像那個麻哈羅更值得關注一些。
吐蕃太大了,大秦不需要一個統一的吐蕃王國,但為將來著想,卻需要一些親近大秦的吐蕃首領。
照現在看來,自己這位四哥,大秦歸義王殿下,沒有吞併吐蕃高地的野心,這對於李匪來說,是好事,但對大秦而言,有利有弊。
在低地人的威脅之下,吐蕃高地正在發生一些變化,將來會不會就此讓高地統一在一起,重新歸於王族統治之下,這誰也說不好。
不如在這裡趁機扶植一些人,就像他在草原上做的那樣……
他這裡在動著歪腦筋,那邊的談話卻已經結束了,應該是李匪以及低地首領們同意了年輕的高地貴族的價碼,於是,年輕的高地貴族被禮貌的帶了下去,他們會得到貴族應該得到的一切待遇,一直到他們被贖回去。
這樣的戰爭,真的是太溫和了,趙石甚至有點羨慕的想著,當然,這只是對於這些貴族而言,死去的那些傢伙,一定不會這麼認為……
赤摩也高興的在趙石這裡說著,“只這一戰,收穫便不錯了,大王和首領們都很高興……嗯,有的首領在提議收兵回去呢……”
趙石咬了咬牙,有點想要暴走的衝動……(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進軍
就此退兵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部分低地首領還憧憬著之後的收穫,他們已經來到了高地人的老家,打敗了他們的聯軍,自身卻沒有受到太多的損傷,只有那些最容易滿足的人,才會提出退兵的建議。
有幾個首領,甚至提出,進攻西邊的象雄諸部,那裡的許多寺廟和大城肯定都有著豐厚的財物,以供他們掠奪。
但最終,無論衝動的還是小富即安的提議,都沒有被接受,李匪決定,還是按照原來的進兵路線,繞過念青唐古拉山主峰,進入舒尼木地域。
按照以往的遭遇,進入舒尼木地域,大軍將受到來自高地各個部落的騷擾,等到他們接近邏些古城,高地人的聯軍肯定會再次出現在他們面前。
所以,戰爭還遠未到結束的時候……
之後,李匪私下裡問趙石,這麼做可有不妥之處,他這裡算是白問了,趙石對高地可謂是一無所知,在赤摩那裡聽到些隻言片語,並不能作為制定作戰計劃的支撐。
而高地人的戰力,也讓趙石覺著,之後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波折……
不過,他雖沒有跟李匪說什麼,但心裡卻覺著,若是換了自己領兵,一定會去西邊,先擊敗象雄諸部的軍隊,劫掠他們的人口和牲畜,讓這個一直雄踞西邊廣闊地域的大部傷筋動骨一番,為下一次進兵打好基礎。
當然,按照低地這些部落的戰力。沿原來的進兵路線行軍。還是很穩妥的……
最終。他提議李匪,命一些人向西邊搜尋,以防象雄部落的攻擊,這一次,李匪聽從了他的建議,派了一千騎兵出去,來充當大軍側翼。
大軍又在納木湖畔呆了一日,才開始繼續南下。
繞過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在第三天進入了高地聚居區域北端的舒尼木。
而在進入這個區域的第二天,趙石終於見到了一座完整的高地人寺廟,簇爾卜寺。
這座寺廟,看上去更像是一座城堡,周圍聚居著不少的高地人家,不過,當大軍來到這裡的時候,這裡的人們,已經逃散一空,只剩下了寺廟中的一些僧侶和最虔誠的信徒留守……
高地是吐蕃文明的發源地無疑。但和吐蕃其他的地方一樣,貧富間的差距很大。而且這種差距還被人們普遍的接受。
這無疑跟吐蕃的等級制度以及佛法的教義有著直接的關係。
就像這座富麗堂皇的寺廟,僧人們穿著整潔,不事生產,而他們的信眾,多數都破衣爛衫,食不果腹,但一張張黑紅的面膛上,卻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