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7部分

蜀中地方將領,降臣難保不存異志……

當然,這只是最壞的打算,我大秦若是能順利平定亂兵,重奪劍門天險,也就罷了,但……若是相反,亂事越演越烈……也就是用得上你們的時候了,你們混跡其間,也不用事事稟報於我,見機行事,到時候,能立多大的功勞,就全憑你們自己的本事了。”

幾個人聽了這番話,都對望了一眼,他們幾個分統斥候營幾隊人馬,都已是軍中校尉的職銜,心裡若沒有幾分章程,也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趙石這裡雖然並未多說什麼,但幾個人都隱隱感到了幾分山雨欲來的凝重,但幾個人互相看看了,卻又都從對方臉上看到了些許的興奮。

還是那句老話,封侯但在馬上取,走到他們這一步,已是過了一個門檻,又得主將器重,只要再立下些軍功,將來封妻廕子未必就辦不到,以他們的出身,當初在顯鋒軍中之時,便是做夢也不會想到會有今日的。

而今幾人都已是軍中校尉,就算按部就班,三年一轉,將來也總能熬到都尉上,既然走到了這一步,幾人又都當盛年,這再進一步的心思自然不會少了。

聽趙石話裡的意思,這一趟的功勞不會小了,他們跟隨趙石日久,也知道這位大人從不會吞沒屬下之功,一趟下來,弄個軍功幾轉,豈不是又能升上一級?

但他們也明白,此去風險也不會小了,不然也不會安排如此匪夷所思的身份給他們,又是商人,又是盜匪的,只是為了體察蜀中地勢民情,恐怕不會如此,再者說了,蜀國已滅,還用得著他們去查探這些事情?攻蜀之前,那些探子豈不是查的更加清楚細緻?只這見機行事四個字,在軍中往往就意味著刀光劍影和不可預計的危險的。

果然,趙石接著便道:“你們跟隨我也有幾年了,是我心腹之人,本不欲讓你們冒些無謂的危險,但此時事出意外,乏人可用……所以,你們此去,要謹慎再謹慎,更不需以命相搏,一旦有事,是進是退,你們自己斟酌,即便無功而返,我這裡也沒有怪罪的道理,以後立功的機會多的是,不在這一回兩回,這些話你們要謹記於心。”

幾人聞言,心中都是感動,一軍主將,能將話說到這個地步,已是非常難得,狐狸趕緊道:“大人放心,我等當兵吃糧,出生入死這麼多年,哪裡還會怕這怕那,只恐功勞不夠大,或是將事情辦砸了,讓大人失望……”

王覽也在旁邊道:“大人,此去我等必定盡力而為,為大人之耳目。”

其他幾人也紛紛附和,接下來,便是仔細安排幾個人的去向,以及之後如何聯絡等一些細節上的東西了,所幸,趙石並沒有讓他們冒險翻山越嶺,去到川南的意思,幾個人暗中也是鬆了一口氣下來。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能想到的事情也說的差不多了,這才陸續離去,只有王覽留了下來,而此時大帳外邊,趙幽燕已經帶著孫文通等幾人等了有一會兒,見狐狸等人出賬而去,他這才領著三人進了帳子。

…………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帳內燈光昏黃,段從文一身遊騎副尉的軍服,在帳內緩緩踱步,手中執著一張泛黃的南宣,口中低吟,已經滿是老繭的手掌拂過紙面,眸光卻越來越亮,聲音也越來越是激越。

紙張已經泛黃,上面字跡隱隱,筆跡並不出眾,錄的正是這首唐時楊炯所作之從軍行,薄宣之上摺痕交錯,有的地方已經殘破,顯然乃是舊物,這正是他少年投筆從戎之時寫就……

那時他年紀還輕,母親新亡,對父親有諸多不滿,少年意氣,想要建功立業,給父親看看……這首從軍行正和當時心境,便錄了下來,儲存至今,時以自勵,這一晃,就快十年了啊。

讓他欣慰的是,他從未後悔過當初的決定,而現在,他年不到三十,官至從六品遊騎副尉,已可單領一營,若不是之前在羽林軍中蹉跎數載,以他的才幹,應還不止於此的,其實讓他慶幸的不過是這三年間,先是京師長安風雲動盪,那位大人橫空出世,算是給了他第一個機會,接著便是東征,將軍百戰,鐵馬金戈,屍山血海,一腔的雄心壯志,在那一刻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甚至在回京之後許久,午夜夢迴之間,還能聽到那震天動地的馬蹄聲以及那萬眾一呼的滔天聲勢,河中之戰,雨夜破營,擒敵酋首,汾水河畔,破敵重圍,血滿征衣,呂梁山中,身居匪寨,卻與一眾熱血男兒把酒夜話,酣暢淋漓,一幕一幕,精彩紛呈,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