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位面的中國電影發展和上一位面極其相似,都是票房很火爆,馬上就要超北美成為世界第一大票倉。
但中國電影本身的質量卻在每況愈下。
其實不光中國這樣,北美好萊塢也一樣,片子拍的都是一年不如一年。
商業大片正在統治著全世界,什麼型別的電影賺錢,大家就一窩蜂的去拍這種電影,一直拍到爛為止,中國這樣,好萊塢也一樣。
不過好萊塢在拍那些千篇一律的超級英雄電影以及其他爆米花商業大片的同時,人家也會拍純粹的藝術片,滿足特定觀眾的需求,也能提高普通觀眾的欣賞品味。
可是在國內,有思想沉澱的藝術片,卻沒有任何發展的希望,只能靠往國外賣去收回成本和賺錢。
國內觀眾想在電影院裡看到好的藝術片或者故事片,必須特別湊巧才行,因為這種片國內院線根本不可能給什麼排片,就算排了也是垃圾時間段的排片,正常觀眾想在最休閒的黃金時間段看一部能讓他們心情沉澱下來的有所思的電影,那真是難上加難。
國內院線的黃金時間段,幾乎無一例外全都留給了商業大片了。這其實不是壞事,市場經濟嘛,誰都要賺錢。只有賺到錢,這個行業才能持續發展。
可是現在國內電影圈逐利化的現象實在太嚴重了,投資方只投商業片,片方只拍商業片,院方也只放商業片。
商業大片將所有其他型別電影的生存空間都給積壓沒了。
國內又沒有純粹的藝術院線支援文藝型別電影的發展,這讓真正有良心做好電影的電影人特別的苦不堪言,迫不得已的都被逼去拍商業片了。
而那些有高階藝術需求的觀眾,就更無奈了,他們在電影院裡完全看不到他們想看的電影。
就像張啟陽,最近就很想看一部叫《賢良》的講述“涼州賢孝”這種西北民間說唱藝術的電影。
但他在網上看了好幾家電影院,排片的時間都爛的驚人,搞的他想去電影院都看不了,十分鬱悶。
第194章 文體天王
張啟陽之所以注意到《賢良》這部電影,是因為這部電影這幾天難得的進入了微博話題榜,很多大v和影評人都在推薦這部良心之作。
這電影有點像另一位面的《百鳥朝鳳》,據說片子拍的很不錯,但就是拿不到影院的拍片。
《賢良》製片人迫不得已的發了千字書,情真意切、聲淚俱下的懇請各大院線對國產藝術片高抬貴手,能給這片子稍微加幾場拍片。
這位製作人沒有像《百鳥朝鳳》的那製作人下跪求排片那麼誇張,但他發的千字書仍舊引起了很多圈內人的重視。很多圈內人都幫忙轉發微博推廣了這部電影。
據說這片子在宣揚傳統文化的同時,還有點暗諷貶斥當下怪相的冷幽默,拍的特別有意思,豆瓣評分高達8。9!看過的人罕有說不好的。
這樣口碑的電影,折騰到現在卻還是拿不到拍片,這讓所有中國電影人都很無奈和心哀。
張啟陽現在還沒看過這電影。
這電影是好是壞,他沒法評價。
但看這麼多人都在為這電影鳴不平,這片子的質量應該差過了。
等回了北以後,他說什麼也得去電影院看一下這部電影。
如果真的好,他會以己之力在微博上推一下這部電影。
如果這電影特別特別好,好的讓他無話可說的話,他甚至可以在《我歌》上唱一下蘇陽的同名作品《賢良》,給這片子打一個最大的免費硬廣。
蘇陽的《賢良》就是部分脫胎於涼州賢孝這種有點“奇葩”的西北民間文化。
說它奇葩,不是貶義,而是特別。
涼州賢孝之所以叫賢孝,是因其內容主要以述頌古今英雄賢士、烈婦淑女、孝子賢孫、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故事為主,寓隱惡揚善、喻時勸世、因果報應、為賢行孝等宗旨於其中,故名為“賢孝”。
同時它又叫“瞎弦”,是因為從事這項職業的藝人,大多都是盲人,特別是以先天盲者佔多數。為了謀生,一些盲孩子自幼便從師學藝,學成之後走街串村四處賣唱,所以當地人稱之為“瞎弦”。
電影《賢良》講的就是這樣一個瞎子說書人愛上一個站街女的故事,片名中的“賢”指的是那瞎子,“良”說的是那個有風骨的站街女。
“賢良”組合在一起,就是傳統孝德和現代思想的一種碰撞了,擦出的火花,據說是又幽默又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