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章 打狗棒法

《打狗棒法》在金庸武俠裡面,受累於名字不夠霸氣,所以並沒有被人所重視,出場機會也並不多。但之所以,這門功夫被視為丐幫幫主才能學的絕學,也是因為這門功夫招式精妙之處,雖然沒達到《獨孤九劍》的程度,但也相差彷彿。

而這門功夫也跟《獨孤九劍》一樣,是一門非常講究悟性的武功。各種借力使力和精妙的變化,本質上,都是尋敵破綻,有著未卜先知的神妙。悟性越強,實戰經驗越強,用起來也是越強。而且,這麼棒法,極其繁瑣,即使是大部分丐幫幫主,只能說勉強掌握,並不能說練到了登峰造極。即使是練一輩子,每天都會有新的領悟。

整套棒法分絆、劈、纏、戳、挑、引、封、轉八訣。

「纏」字訣使用時,那竹棒有如一根極堅韌的細藤,纏住了大樹之後,任那樹粗大數十倍,不論如何橫挺直長,休想再能脫卻束縛,「纏」字訣是隨敵東西。

「轉」字訣卻是令敵隨己,竹棒化成了一團碧影,猛點敵人後心「強間」、「風府」、「大椎」、「靈臺」、「懸樞」各大要穴。這些穴道均在背脊中心,只要被棒端點中,非死即傷。

「絆」字訣有如長江大河,綿綿而至,決不容敵人有絲毫喘息時機,一絆不中,二絆續至,連環鉤盤,雖只一個「絆」字,中間卻蘊藏著千變萬化……

打狗棒法36招,也是圍繞八訣的各種變化竅門,倒不需要死板的照搬招式,而是可以千變萬化,根據需要,變化出無數後招。

這也屬於天下一等一複雜的招式,即使是丐幫幫主裡面,很多窮極一生,也沒將這門棒法融會貫通,只能把最基本的變化和招式學會,傳承給下一代幫主,希望出一個武學方面的悟性極強,又喜歡窮極變化的幫主。

但是,貌似丐幫比較聰明的幫主喬峰,因為是契丹人的關係,被迫脫離丐幫,不是幫主之後,也就沒多使用打狗棒法。

另外,丐幫還出了一個非常聰明的幫主黃蓉,可惜她天性不太勤奮,讓她這樣一個聰明人,老老實實的練武,她早就應該把她家傳的絕學給練到極致了。可惜,就連家傳絕學都練的稀鬆平常,更別說的鑽研打狗棒了。

當然了,那是指金庸原著裡面的黃蓉,現在的萬界佳緣網的小奸商黃蓉,李雲濤雖然沒見到她本人,但是,根據她自述,學會了《獨孤九劍》,搶來了一堆門派的掌門、幫主職位。可見,李雲濤認識的黃蓉,比原本的黃蓉在武功方面要強多了。

當然了,黃蓉女諸葛還是女諸葛,原本輔佐郭靖對守衛襄陽,純屬是腦子有坑。武林人士,在正面戰場上作戰,跟普通士兵打消耗戰,而且,還比披甲,穿著單薄的衣服跟穿甲的普通士兵軍陣廝殺,這不是腦子有坑還是咋了!

黃蓉也分析過了,照理說武林人士能隨便吊打一群精銳士兵,即使是戰場上的猛將,在二流武林高手面前,也猶如弱小的嬰兒。怎麼會幾百武林人士跟上千以上軍隊對抗,就可能會打輸掉。

試想一下,對方精銳士兵最多隻有百斤力氣,在古代已經算不錯的了。但是,那些武林人士,運用內功,誰不是幾百斤甚至千斤大力。就如,丘處機這個牛鼻子,頂多算二流高手,當初他出場的時候,為了裝逼,手持著千斤的巨鼎,奔走如飛,而且,幾十個上百號的軍隊,這個牛鼻子是可以不虛的。

為什麼武林人士成群結隊,就成了烏合之眾呢?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裝備和紀律的問題。

冷兵器的精銳,是披甲持銳,而且還有強弓勁弩。這樣一來,成群的披甲計程車兵,聚成刺蝟一般的密集方陣,跟武林人士對殺,你砍我一刀我砍你一刀。在內力還未練到護體罡氣程度的情況下,不披甲的武林高手,在密集軍陣中對抗,也會死傷,即使能多殺幾個墊背。但是,實際上也是虧本的,畢竟,即使是三流武林高手的培養成本,應該也是超過了十個精銳士兵。

而如果遠距離相持,軍隊的強弓勁弩,又會大規模的殺傷武林高手。除非是練金鐘罩鐵布衫練到了登峰造極的外家高手,否則,普通內力高手,對於密集的弩箭的攢射之下,並沒有什麼很好的辦法。

所以……

只有傻逼才會不穿厚甲在古代戰場上廝殺。

如果武林高手披甲執銳,拿著強弓勁弩。雖然,萬人軍陣這樣的正面戰場無法起到決定性作用。但是,幾十個來去如風的武林高手,對百人隊獵殺,應該是沒難度的。

今天滅一隻,明天滅一隻,幾年後,蒙元大部分的主力軍隊都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