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讓風進到屋子裡來。
雖然是八月了,但天氣依舊悶熱。這種天氣,對於趙勇來說,並沒有什麼不適應,因為打小他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但對於久居北地的孟明和姜雷等人來說,那就是有點受不了了。好在這些日子,他們已經漸漸習慣了。
“主公,這一下子咱們就又要把那事延後了。主公,依我看,不如主公留在這裡,我們幾個再去那臨安府,去做那件事。反正之前主公已經把整個計劃做完了,咱們按照計劃行事便是。況且,咱們幾個若是出了什麼漏子,也不會影響到主公。”
趙勇坐在那裡喝了一口茶,他剛從書院辛先生的寓所裡回來。眼下他們幾個就住在書院裡的一處寓所裡,有點像客棧,是書院用來接待外人的地方。孟明一看到趙勇回來,便上前跟趙勇說起了他的想法。
“哎,我也是沒想到,辛先生這病情惡化的這麼快。哎,看來就是這幾日了。既然如此,那也就不著急了。你們自己去,我還是不放心。何況既然我是你的主公了,那這事就要聽我的。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都等這麼長時間了。不差那點時日。這幾日我可能要待在辛先生那邊,你們幾個。就在這裡勤練武藝便是。”
趙勇自然是要否定孟明的建議的,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報仇這件事,既然已經拖到現在了,那就不怕在晚一點。反正那韓某人又不會跑了。
辛棄疾的病更多的源自於他對於大宋朝廷的失望。因為失望,他畢生的寄託都沒有能夠實現,而且還被朝臣攻訐,是個人,都不會那麼輕易看透的。此次大宋北伐,他本是滿懷希望,然而戰事進行到現下。雖然沒有結束,但是大家都是能看明白,大宋就是這樣了。不割地賠款就差不多了,然而這一切好像只是某些人的自我臆想罷了。大金那頭,又怎麼會那麼容易就放了這已經戰敗的大宋呢。
國恨家仇,集於心而不能發之於外,加上年紀已然很大,辛棄疾便很是自然的病倒了,而且愈發的嚴重。書院裡也是請了有名的大夫。但是對於那些看過辛棄疾病情的大夫來說,之後的態度都是搖搖頭,給出的一句話都是準備後事吧。
對於這樣的結果,無論是辛棄疾的家人。還是他的同事好友陸游,亦或是這書院的實際掌舵人趙家公子,都是很坦然的接受了。
而對於這位辛先生的弟子們來說。能做的也就是在這最後幾日,守在先生跟前。聆聽先生最後的教誨了。
趙勇如此,魏平如此。韓毅亦如此。當然,書院裡還有很多弟子,但能入這辛先生法眼的,好像也就是這三個了。
躺在床上的辛棄疾也是知道自己行將就木,眼神越發的黯淡,沒沒看到坐在他身邊的三個弟子,眼神便間或一亮。
屋子裡此時人都出去了,只留下了這三個弟子。沒有跪坐,都是拿著圓凳,圍坐在床前。
“小勇,咳咳,為師知道自己即將離去。呵呵,你等莫要悲傷。古之前賢早有詩云,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為師把你們三個留下,其實就是想跟你們說一下為師最後的心願。”
“先生,您還是不要說了,這樣您會舒服一些。”魏平跟著說道,因為他看到辛先生又在咳血了。
“為師匆忙一生,年輕時就寄託宏遠,為恢復我漢家江山,不遺餘力。只可惜天意弄人,一直到現下,仍舊是不能讓中原百姓脫離金人奴役。”辛棄疾擺了擺手,示意魏平沒事,然後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若說為師這一生最大的所得,那便是來到了這行知書院,然後從孩子群中,找到了你們三個。逍遙子行事有異於常人,教出的弟子,很多都是醉心於工匠之道,這也許是因為他父親的事情讓他如此吧。可是孟子說過,士不可以不弘毅,本朝王相公也說過,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你們三個,有這身本事。若說將來能光復中原,恢復中原漢家江山,為師覺著,也就是你們三個了。小勇,你受逍遙子影響頗深,可能對於朝堂上的相公們看不上眼,其實為師也是看不上的。可能,為師這一輩子都在錯,明明知道靠著趙官家不行,卻還是把這心思都用在了那上面。也許,小勇你能走出一條新路吧。不過不管怎樣,小勇,你要答應為師,一定要把中原百姓從金人手中解救出來。”
辛棄疾說了這麼一些話,卻是用了很長時間,話語斷斷續續,但圍坐的三個人都是能聽清楚。
“先生,弟子答應你。”趙勇聽到這裡,知道是這老先生在託付後事了。不管自己能不能做到,總要讓即將離去的人安心。趙勇便馬上應承起來。
“弟子答應,弟子答應。”魏平和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