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通,他又專心研究無名劍譜。
他找到了一部分解讀此書的決竅,那裡面關於“死”的文字大部分說的不是如何讓別人死,而是讓自己“死”。
“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死,死而後能死。”
顧慎為盯著這句從《道德經》裡面化用的文字,看了好久,也想了好久,他大概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只有先讓自己死,才能令別人死。
道理是明白的,練起來卻是另外一回事,能擁有一顆“殺人”的心,已經千難萬難,何況“殺己”之心?
為了報仇,顧慎為並不在乎自己的生死,可是要自我解決,卻無論如何也下不了這個決心。
那些文字或許只是一種比喻,顧慎為心想,不可能真有人能“殺己”之後再“殺人”。
於是他又偷偷練習劍譜中的劍式,一共二十九招,練過幾遍之後他更加迷惑了。
二十九招每一招都刺向敵人脖頸,角度卻是千奇百怪,甚至有從上面刺下來的,顧慎為輕功一般,試了幾回,愣是做不到。
劍式下面的歌訣一律是晦澀玄奧,旁邊的註解也難以索解,顧慎為只能明白其中很少一部分。
出劍要快,越快越好,這是裡面最清晰的內容,如何提升速度卻語焉不詳。
出劍要準,關於這點提醒,顧慎為只看懂一部分,因為劍譜裡的“準”不是指敵人的脖子,而是指對手的“氣”,至於這個“氣”是個什麼東西,與武林中人修練的內息是否一回事,他都不敢確定。
最讓顧慎為無法接受的是,這二十九招有攻無守,招招都是在拼命,不愧於那滿篇的“死”字。
顧慎為雖然小時候學武不用功,但父親是武術大家,對各家各派的武學都有了解,據他所知,一切武功皆是攻守兼備,一套功夫當中或許有幾招是全攻,但是前後必有守招平衡,像無名劍譜這樣徹底放棄防守的做法,從來沒有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