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很想結交這個愛書之人,而目的則是在想還有多少求都求不來的奇書可閱。
尋友無果的楊二爺水到渠成的成了柳家的座上之賓,粗茶淡飯,幾杯薄酒。這次是拜年,所以楊二爺隨身帶了不少的年貨,柳家的妻妾親自下了廚,備上了一桌看似豐盛不過比不上一般大戶人家的團圓飯。
不過三人都沒把心思放在菜餚上,一上桌就談古論今說盡天下奇聞,把酒言歡那是好不自在,興起時罵罵世道不公,哀傷時聊聊人間風月,可以說是志同道合很是過癮。
酒是好酒,興致起時千杯不醉,喝得痛快罵得也是痛快,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古往今來天南地北的聊個盡興。
那一刻楊二爺甚至想過如果自己不是這樣的身份而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多好啊,就這樣與三五好友把酒言歡,道不盡這朗朗乾坤人間冷暖,嬉笑怒罵隨心所欲,實在是痛快。
楊二爺終於認識了這個柳大人,儘管言語間志同道合,可惜的幾番試探下來知道這傢伙是絕對的皇權死忠派。他為人其實一點都不呆板,處理公務辦案子的時候甚至可以說有足夠的智謀和一份狡猾,可惜的是這樣的人也有自己不可逾越的雷池。
那是他的忠誠,他潔身自愛,信奉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的理念,在他的心裡王法和天威是不能褻瀆的,這是他即使死了也不會改變的信仰。
幾年下來交談無果,儘管有了這一段交情,可惜的是柳志先是個不會動搖的人。想在揚州紮下根來不太可能,想利用他更是痴心妄想,最終楊二爺只能放棄了這個想法,可以說他是唯一一個讓楊二爺體會到絕望是什麼滋味的人。
楊二爺知道這樣的人不能為我所用,哪怕是你拿金山銀山去誘惑他也沒用。最後下令要剷除柳志先楊二爺心裡很痛,因為這是為數不多自己欣賞的人,這是個真正的人才,也是一個真正剛正不阿鐵面無私的好官。
楊二爺自問不是心慈手軟之人,不過當下令殺了柳志先的那一刻心裡卻痛了一下,或許是因為那一夜的把酒言歡吧,到了這個高位上見透了人情冷暖世間殘酷,一個柳志先的存在讓楊二爺看到了正道滄桑。
楊二爺曾想過要不把他抓起來就行了,或許把他們全家都抓起來囚禁著,可惜的是細一琢磨這樣做始終不是辦法,這些年來楊二爺不是沒見識過柳志先在揚洲的人心。
要是他舉家失蹤的話很容易,可揚洲城上下勢必是一片譁然,到時候恐怕是刮地三尺都要把他找出來。而且抓活口比直接滅門麻煩多了,抓住了人還得趕緊把人運出城,否則的話一但鬧出動靜肯定是全城百姓出來圍堵,一但打草驚蛇的話後果不堪想象。揚州城也有楊二爺的人,不過柳志先的威望始終是二爺不得不顧慮的,一但動手的話絕對得保證永無後患,否則的話很容易引來這裡百姓的仇視。柳志先是完全的死忠派也是個聰明人,一但被他察覺到蛛絲馬跡的話就慘了,他只需振臂一呼的話揚州城就萬眾一心,二爺從不敢小覷他的才智。到時候他只須和朝廷聯絡一下就可以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假聖旨在別的地方有用不過很難矇蔽他,事情一但露出馬腳那這揚洲城就成了最難啃的骨頭。
第782章 死後風光
柳志先若是察覺先機,誓死捍衛皇權的話後果肯定很嚴重,他是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人。事情一但敗露以他的性子肯定是召集百姓們誓死抵擋,以他在揚洲的民心想拉起一支平叛大軍不是什麼難事,甚至可以說連揚洲衛的兵馬都會聽他的號令。
到時候江蘇勢必內亂,一個柳志先的影響力甚至可以拉起能與梁華雄抗衡一時的大軍。
如果事情真鬧到了那地步想兵不血刃的虎踞江蘇是不可能的事,一個揚州就可以成為你的眼中釘肉中刺,雖然柳志先沒那麼多的後勤保障也不會帶兵,不過憑著心中的一個信念他是不會有萬分退怯的。
柳志先甚至能在短時間內與梁華雄分庭抗禮,他是那種會頑抗到底的人,即使朝廷這時候派不出援兵他也會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梁華雄做亂,身為一個小小的知府他也是朝廷的臣子,做亂的不管是總兵還是巡撫他都絕不姑息忍讓,楊二爺從不懷疑他有這樣的氣節。
一時心軟會付出的代價太大了,楊二爺不敢冒險,最終只能選擇殺掉這位昔日彼此惺惺相息之人,這是最穩妥的辦法,因為必須在柳志先有任何察覺之前將這個危險的苗頭扼殺掉。
楊二爺是梟雄,信奉的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處於他的位置而言想虎踞江蘇最大的障礙不是嚴修文和其他的地方衛所,反而是這平日裡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