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風光。 明代中葉時期的南京城人口多達百萬以上。 是當時全世界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明朝人文與物質最豐富多彩多姿的城市。 有明一代,南京一直是明朝廷的經濟艙。 也是文化中心活動生髮之地,另外也是南方的軍事、重鎮及政治中心。 明朝設立明南城,應天府作為行在及府治所在地,也是太子殿下繼位時,學習理政的試驗地。 作為龍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都城,其規模之大,令人咋舌, 歷史上諸城可以只有阿房宮可以壓其一頭。 其餘的都城,均難望其項背。 總面積超過二百三十平方千米。 分為四重城: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垣。 承天門和端門,相當於神都正門。 接著就是如宮城紫禁城的正門午門之城區。 御道街的北端午門的主體部分仍然是留跡,俗稱為午朝門。 南京的道路非常之奇妙。 整體呈不規則建築,城牆的與舊城輪廓,是繞著和山水地形而規劃。 皇宮不是居中。反而是在一邊一角,全城中軸線不是太明顯。不知道是不是為了中京的龍城,而故意把它弄壞了。 觀自漢,唐,宋元等等風水格局,一向以方正,要中軸對稱,方向亦有其嚴格的規定要求, 不立中軸,是要避開中京中正? 應天府,最熟悉的就是應天府尹賈雨村這廝了。 在富饒的江南陪都重鎮當府尹,幾年時間撈盆滿缽滿。 金陵十二釵下了江南,不少人重回故鄉,心裡面頓時如囚籠子裡的小鳥一樣,每天不是遊河,便是逛街。 別的地方戰火紛飛,冰天雪地,而一條秦嶺淮河將南北氣候奇葩的相隔開來。 生於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一河之隔,氣溫分別的非常之清楚。 南北之界,你會驚奇發現,北方這邊是諸樹枯黃,萬物凋零,冰冰冷冷。 而南方這邊,樹木鬱鬱蔥蔥,綠水朱華秋色嫩,花香鳥語,景色醉遊人。 南北自古以來,貧富懸殊大的原因,除開地理八成原因,還有一個就是氣候。 到了冬天,你得貓冬,幹不了活,賺不到錢,生活怎麼可能會好? 就算是現代社會也是一樣,南方的人打工可以做到農曆二十八九,但是北方不可以。 冰封公路,物流不通,大部分廠早就放假了,開年也一樣,前後加起來,差不多有兩個月的時間。 你一年下來,能工作多久?少了兩個月工資,連打工仔去了都會迅速逃離。 造成了貧富懸殊之罪魁禍首,氣候,佔了不少的因素,連投資者見了,都是怕了。 明末江南,經過三幾百年的歷史洗禮。 身處經濟、文人墨客來往的中心秦淮河畔,富饒程度,無法形容。 清明上河圖的繁榮境像,可以套用在這秦淮河畔。 兩岸客商來往極多,車水馬龍,不少公子哥兒被一群奴僕簇擁而來, 為的就是上秦淮河的花船遊河,一邊看兩岸垂柳依依,一邊看懷中的佳人依依。 “籲——”幾輛豪華版的雙馬馬車停在碼頭邊。 幾個公子哥兒下了馬車,他們一身名貴絲綢,手執摺扇,旁邊的奴僕託著鳥籠子。 看樣子,絕對是一群二世祖,紈絝子弟。 “呦呵,堂兄,你瞅瞅,船上下來的這幾個女子……” 他爺爺是福王朱常洵,老爹是世子朱由崧,即後來南明皇帝,他名字叫做朱連壁。 年約十五六歲,愛好各大青樓勾欄瓦舍,花船飲酒作樂,調戲小娘子,強搶民女等等。 總之除了好事不幹,壞事幾乎都有份。 他的堂哥朱由榔,年約二十,是桂端王朱常瀛之子。 品性如出一轍,一瞅見下面階梯上來的幾位女子,不禁眼睛都直了。 特別是其中一位,臉尖尖,眉目如黛,柳眉微凝,一雙含情目,似嗔似怨,目光流轉中惹人憐愛。 盈盈一握柳腰更是合他的胃口。 “臥槽了,我要死了,這個白衣女子太迷人了,我看中了……” 朱連壁眼珠子卻盯上了她身邊的膚白貌美,身材火辣辣的女子,眼睛幾乎要噴火,他吼道:“靠,你那個瘦骨嶙峋,不好,我喜歡那個淺綠色衣裳,身栽豐腴,臉如桃李……” “艹,你那個好個屁,堂弟,你沒有一點欣賞美女的眼力見……”朱由榔哂笑,江南好細腰,這是一種流行風尚。 “誒嘿,小娘子,敢問芳名?芳齡幾何?不如由本公子作東,請你去江南第一樓吃個便飯,如何?”朱由榔伸手攔截了她,色色盯著她。 另一邊,朱連壁摺扇一收,擋住了綠衣女子,嘿嘿一笑:“這位貌美如花的姐姐,不如我們一起遊花船,看兩岸垂柳拂水,如何?” “我勸你們,速速彈開,不然,等一下,你爹孃來到了也不認識你們了……”柳眉含情目女子冷冰冰道。 朱由榔、朱連壁倆兄弟呆了一下,問道:“為什麼不認識我們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