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所出是也。而禹貢導江之處、在今四川黃勝關外之乃褚山。古人謂江源與河源相近。禹貢岷山導江、乃引其流、非源也。斯言實有可據。其水自黃勝關、流至灌縣、分數十支、至新津縣、複合而為一、東南流至敘州府、與金沙江合流。金沙工之源、自達賴喇嘛東北烏尼尹烏蘇峰流出。烏尼尹烏蘇峰中華謂之乳牛山也。其水名穆魯斯烏蘇、東南流入喀木地。又經中甸、入雲南塔城關、名金沙江至麗江府、又名麗江。至永北府、會打衝河東流。經武定府入四川界。至敘州府、流入岷江。經夔州府、入湖廣界。由荊州府、至武昌府、與漢江合。漢江源出陝西寧羌州北?冢山。名漾水。東流至南鄭縣、為漢水。入湖廣界、東南流至漢陽縣漢口。合岷江。此諸水、在東南諾莫渾烏巴西大幹之內。源發於西畨、委入於中國也。瀾滄江有二源。一源於喀木之格爾幾雜噶爾山。名雜禇河。一源於濟魯肯他拉。名敖母綽河。二水會於察木多廟之南。名拉克禇河。流入雲南境、為瀾滄江。南流至車裡宣撫司、名九龍江。流入緬國、瀾滄之西、為喀喇烏蘇。即禹貢之黑水。今雲南所謂潞江也。其水自達賴喇嘛東北哈拉腦兒流出。東南流入喀木界。又東南流入怒彝界。為怒江。入雲南大塘隘、更名潞江。南流經永昌府潞江安撫司境、入緬國。潞江之西為龍川江。龍川江之源、從喀木所屬春多嶺流出。南流入雲南大塘隘。西流為龍川江。至漢龍關入緬國。此諸水在東南諾莫渾烏巴西大幹之外。皆流入南海也。又云南邊境、有檳榔江者。其源發自阿里之岡底斯東、達木朱喀巴卜山。譯言馬口也。有泉流出、為雅魯藏布江。從南折東流、經藏危地、過日噶公噶兒城旁、合噶爾詔母倫江。又南流經公佈部落地、入雲南古勇州、為檳榔江。出鐵壁關入緬國。而岡底斯之南、有山名郎千喀巴卜。譯言象口也。有泉流出入馬皮木達賴、又流入郎噶腦兒。兩河之水、西流至桑南地。岡底斯之北、有山名僧格喀巴卜。譯言獅子口也。有泉流出西行、亦至桑南地。二水合而南行、又折東行、至那克拉蘇母多地、與岡底斯西、馬卜家喀巴、卜山所出之水會馬卜家喀巴卜者。譯言孔雀口也。其水南行、至那克拉蘇母多地、會東行之水、東南流至厄納忒可克國、為岡噶母倫江。即佛法所謂恆河也。佛國記載魏法顯順恆河入南海、至山東之渤海入口。應即此水矣。梵書言四大水、出於阿耨達山。下有阿耨達池。以今考之意即岡底斯是。唐古特稱岡底斯者、猶雲眾山水之根。與釋典之言相合。岡底斯之前、有二湖連線。土人相傳、為西王母瑤池。意即阿耨達池。又梵書言普陀山有三。一在厄納忒可克之正南海中。山上有石天宮。觀自在菩薩遊舍。是雲真普陀。一在浙江之定海縣海中。為善財第二十八參觀音菩薩說法處。一在土伯特。今番名布塔拉山也。亦謂觀音見身之地。釋氏之書、本自西域。故於彼地山川、亦可引以為據也。禹貢、導黑水、至於三危。舊注、以三危為山名、而不能其所在。朕今始考其實。三危者、猶中國之三省也。打箭爐西南、達賴喇嘛所屬、為危地。拉里城東南、為喀木地。班禪額爾德尼所屬、為藏地。合三地、為三危耳。哈拉烏蘇、由其地入海。故曰、導黑水至於三危、入於南海也。至於諸番名號、雖與史傳不同。而亦有可據者。今之土伯特、即唐之突厥。唐太宗時、以公主下降。公主供佛像於廟。今番人名招、招者、譯言如來也。其地猶有唐時中國載去佛像。明成化中、烏斯藏大寶法王來朝、辭歸時、以半駕鹵簿送之。遣內監護行。內監至四川邊境、即不能前進而返。留其儀仗於佛廟。至今往來之人、多有見之。此載於明實錄者。爾等將山川地名、詳細考明具奏。
○壬午。議政大臣等議覆、四川總督年羹堯疏言、大兵平藏之後、有隨徵把總哈元成、回稱、西寧進藏之路、瘴氣獨盛。見在平藏官兵、俱欲從巴爾喀木一路行走。臣查凱旋之兵、所帶口糧、按日計之、尚屬有餘、不必隨路接濟。但恐官兵馬匹、回至中途、必多疲乏。雖有口糧、或不能裹帶而行、亦未可定。謹飛檄各處多運米糧、預備接濟。應如所請。得上
□日、依議。年羹堯奏進藏大兵、由巴爾喀木一路凱旋。朕念武格等所領滿兵、由雲南出口進藏。今回兵時、若仍令往雲南、則路途遙遠。著即同四川省凱旋之兵、後四川入口。其雲南綠旗兵丁、著年羹堯擇路近之處、發往雲南。西寧進藏兵、著從松潘一路行走。至松潘後、相視道里遠近、或從口外前往西寧。或從口內行走。俱著年羹堯。酌量辦理。
○升貴州布政使楊名時、為雲南巡撫
○乙酉。冬至。祀天於。圜丘。遣領侍衛內大臣公馬爾賽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