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7部分

不要說此事背後還有三都商人的影子若隱若現,卻非幾名目付可以輕易撼動的。

年輕目付卻不這麼認為:“這難道不是幕府改易前田藩的機會嗎?”

最後看信的那名目付皺起眉頭道:“要是前田藩和三都商人勾結起來的話,一旦認真徹查,就怕天下因此動盪啊。再說了,這背後還有夏國人,一個不好就是亂世再現呢。”

“關鍵還是夏國人。”最先那名目付表情嚴肅。“前田藩和三都商人都可以徐徐處之,並不足以動搖幕府,但一旦有外力”

年輕目付眉頭一凝隨即一舒:“那就上書幕府,請幕府斷絕與夏國貿易。”

“不妥,三都商人得知豈不是要生吃了我們。”

“酒井中務大人,這天下還是幕府的,再說了我們只是上書,至於怎麼處斷還是老中們的事情”

454。蕃區(只能說對不起了,明天又要出八天團)

藏族最早聚居於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兩岸,在聶拉木、那曲、林芝、昌都等地區考古發掘中,曾發現新、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根據古藏文歷史文獻記載,西藏山南地區最早由氏族組成了稱為“博”的六犛牛部諸部落,在《後漢書?西羌傳》中,稱為“發”羌。中原南北朝時期,山南地區的雅隆部落首領成為當地部落聯盟的領袖,號稱“贊普”(王),已經進入奴隸制社會,並與漢族和西北地區諸族部有直接的往來。

隋唐年間,雅隆部落以武力兼併蘇毗、羊同諸部,贊普松贊干布統轄了整個西藏地區。自此,他定都邏娑(今拉薩),設官授職,劃分軍政區域,創造文字,制訂法律,統一度量衡,建成自稱為“博”的奴隸制王朝,漢文史籍中稱為“吐蕃”。

吐蕃建政之後,藏族和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有了很大的發展,吐蕃與唐朝的接觸日益頻繁,其中,唐太宗貞觀十五年(641年),贊普松贊干布與唐文成公主聯婚,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贊普墀德祖贊又與唐金城公主聯婚。兩公主先後將唐朝的高度文明和中原地區的先進生產技術傳入吐蕃,唐蕃之間使節往還不絕,吐蕃派遣子弟赴長安學習,並迎請唐朝儒者和工匠藝人來到吐蕃,這對於密切藏漢民族關係、加強經濟文化交流和推進藏族社會發展,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但是唐蕃之間的和平並非是主流,兩國曾經進行過長期的殘酷戰爭。

吐蕃征服了青海的吐谷渾和雲南的南詔等政權,先後兼併了西北諸羌和西南諸蠻部,贊普墀松德贊時期武力深入到西域河隴,並趁唐朝“安史之亂”,於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一度攻入長安。不過由於長期的用兵,致使吐蕃國內的人力物力遭到大量損耗,社會生產受到破壞,內部的矛盾日趨激化。五代末年,吐蕃王室分裂內訌,各個地區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奴隸和屬民大起義,極大動搖了吐蕃政權的統治,藏族奴隸制社會逐漸解體。

此後整個藏族地區彼此不相統屬,形成了向封建農奴制度過渡的分裂割據局面。

其中,在西藏西部,建立了歷時較久的阿里地方政權;甘肅中部的六穀部以及青海東部的唃廝囉部首領,曾受中央政權的冊封,並發展了漢藏兩族間的茶馬貿易。

而在其餘藏族地區,政治上逐漸出現了許多為地方豪族所把持的實力集團;經濟上逐漸成了許多以個體小生產為基礎的自給自足的居民點,交換有了一定的發展;早已從印度和漢地傳入的佛教,吸收了藏族地區原始宗教本教的某些內容,受到了人們普遍的信奉,並逐漸形成為一種教派遍佈各地的地方宗教,即所謂的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的傳播和發展,滲透到藏族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寺院上層人物往往和當地豪族緊密結合,產生了新興地方勢力統治下的政教合一制度。

元朝把藏族地區的分裂局面統一在中央王朝的統治之下。中央設定宣政院(初名總制院),管理全國佛教事務及藏族地區軍政事務,以西藏薩迦教派第五世祖師八思巴為帝師併兼宣政院事。在藏族各聚居區分設三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分別管轄西北、西南各省藏族地區和西藏地區,並在烏思藏(指阿里以東的前、後藏地區)設定了十三萬戶府,派員前往清查戶口,建立驛站,釐定賦稅。由中央頒發封地文書肯定各地封建領主對所屬莊園的佔有,封賜印信誥命以確立各級官吏的職權,史稱元朝“郡縣土番之地”,這是中央正式在西藏官建制的開始。明、清兩代對藏族地區的施政,就是在元朝舊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明朝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