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王這話有道理。”博果鐸也跟著說道。“有些部族已經歸附了科爾沁左翼中旗和科爾沁右翼前旗,吃下去的肉要讓他們吐出來,只怕是不可能的,而且扎賚特旗、杜爾伯特旗也損失不小,正指望著合併幾部布里亞特人、茂明安人來挽回損失,朝廷要是虎口奪食的話,只怕要讓科爾沁人離心離德啊。”
多羅安郡王馬爾渾憤然道:“餵飽了科爾沁人,那不是就壓在朝廷頭上了嗎?”
劍拔弩張的話讓場內氣氛頓時緊張起來,於是前黑龍江將軍覺羅孟俄洛提出一個折中的建議:“奴才以為或可以將科爾沁六旗及本地蒙古人混編為蒙古八旗,其中科爾沁左翼中旗改為蒙古正黃旗、科爾沁右翼前旗改為蒙古正白旗、杜爾伯特旗改為蒙古正紅旗、扎賚特旗改為蒙古正藍旗,上述四旗旗主兼任都統,朝廷派一副都統居間聯絡,其餘具由其自行委任;郭爾羅斯旗改為蒙古鑲黃旗、科爾沁左翼前旗改為蒙古鑲白旗,以上兩旗旗主不兼任都統,都統由朝廷派遣,副都統以下由兩旗與朝廷各派一人;至於本地蒙古人則編成蒙古鑲紅旗、蒙古鑲藍旗,旗主和都統、副都統具都由朝廷派遣,參領以下則在本地蒙古人中選任。至於旗下丁口嘛,吃下去的就不用吐出來,不足的就由本地蒙古人填補。”
按照孟俄洛的說法,改編後的蒙古正四旗將都是規模較大的旗,清廷以羈絆為主;而蒙古鑲四旗則是較小的旗,清廷可以儘可能的進行控制,從而保證清廷對科爾沁人佔有優勢。
“朕看可以。”同治帝突然插嘴道。“蒙古鑲紅旗旗主可由安郡王擔任、該旗都統由楊福擔任,蒙古鑲藍旗旗主可由信郡王擔任、該旗都統就由孟俄洛擔任;蒙古鑲黃旗都統由丹岱出任;蒙古鑲白旗都統可由鄂緝爾出任。”
博果鐸眼中精光一閃,自然明白了同治帝的小算盤,對此他質疑道:“只是改編成蒙古八旗只怕還不足以安撫科爾沁人吧,不如使各旗旗主有權共同議政。”
蒙古強而滿洲弱,因此只能改滿清帝國為滿蒙帝國,一如另一個時空的奧地利帝國改為奧匈帝國一樣,是必要的妥協和讓步。不過,博果鐸這麼說並非單純是為了安撫蒙古人,而是為了下一步順勢推出旗主議政做鋪墊。
在場多是心有七竅的人物,博果鐸的潛臺詞自然能揣摩出一二來,但此時清廷多有仰仗科爾沁人的地方,因此籠絡是必然的,自是不能說博果鐸的話不對,更不能直接反對,否則因此引發的可怕後果是任何人不能承受的。
同治帝眼巴巴的看著眾人,不得已,允佑站了出來,咬牙切齒道:“奴才以為莊王爺的話頗有道理,如今只能多多結好科爾沁人,所以除安排科爾沁諸王議政之外,還請皇上納各旗王公之女為嬪妃,以為施恩安撫。”
允佑試圖將旗主議政改為諸王議政,但博果鐸又如何會輕易讓他得逞,於是他衝著衍潢一使眼色,衍潢會意的上前一步:“諸王議政?這也太看得起科爾沁人了,還是旗主議政吧,否則朝堂上一半都是蒙古人,這大政方針豈不是事事要聽蒙古人了。”
多羅克勤郡王福彭也鼓譟道:“是啊,讓幾個旗主來議政已經是朝廷施恩了,若是讓一群蒙古王爺都跑來指手畫腳的話,這還是大清嗎?乾脆改成大元好了。”
事實上,由於改成旗主議政動了不少人的乳酪,因此博果鐸一黨併為得到多少王公的支援,然而博果鐸的建議其實對同治帝有利,因此準備借刀殺人的同治帝不顧允佑等人的暗示,表態道:“時局維艱,或許可以恢復祖宗成法”
“皇上,臣弟反對。”允禵悍然打斷了同治帝的話。“臣弟反對恢復旗主議政。”
允禵是反對旗主議政的,甚至他還反對重設蒙古八旗,原因很簡單,有了蒙古八旗是不是得重新釐定滿八旗呢?如果重新釐定滿八旗,那麼又會從誰的手裡抽調兵馬呢?答案其實是不言而喻的。不過,剛才同治帝斷然決定,根本不給其他人反對的機會,他也不好主動撕破臉皮,破壞已經十分脆弱的關係,但現在同治帝利用博果鐸提供的炮彈準備得寸進尺,他不能再坐視下去了,否則刀子就真架在脖子上了。
“大將軍王,你這是何意。”蘇努跳出來維護同治帝道。“皇上已經有了決斷”
允禵走到蘇努面前,掄起手就給了他個巴掌:“混賬東西,若不是你在伯力屯、同江兩戰兩敗,朝廷何至於此,還想挑撥我與皇上的手足之情,來人,把他拖下去。”
所謂打狗看主人,允禵這一巴掌幾乎就是打在同治帝的臉上,因此同治帝不悅的說道:“夠了,老十四,正在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