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北京市1982—1983年的物價
富強麵粉每斤1角8分,標準粉每斤1角5分,秈米每斤1角3分,好大米每斤2角,精製鹽每斤1角5分,花生油每斤8角5分,棉白糖每斤8角8分,豬肉每斤1元1角8分,牛羊肉每斤1元,雞蛋每斤1元1角6分,大白菜每斤4分,牛奶(訂戶價)每千克6角,棉布每尺3角,洗衣肥皂每條4角4分。
可見,1982—1983年間“一塊錢” 大約摺合今人民幣6元5角。
(3)天津市河西區尖山街的家庭生活調查
天津市尖山街是五十年代建立起來的一個新居民區。它位於天津市河西區,與天津市南郊區相比鄰。解放前這裡是一片荒地和水坑,沒有正式居民住房,只散居著一些從山東、遼寧等地逃荒流入天津的貧苦農民。1949年天津解放以後,人民政府開始在這裡興建工廠和居民住宅樓,一些原居住在天津老城區的居民也陸續遷居到這裡。因此,這裡是一個新老居民、本市和外省籍居民相混雜的居民區。我們認為選擇這樣一個居民區進行調查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從這裡可以開啟一扇瞭解天津市居民家庭情況的視窗。
天津市尖山街包含有28個居民委員會,18286戶人家,69000口人。我們以該街紅星裡第二居委會(以下簡稱紅星二委)為調查點。
紅星二委戶均人數人,天津市戶均人數為人,兩者接近。
居民文化程度比較
紅星二委中文盲、小學文化程度的人所佔比例,低於天津市區的比例,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所佔比例均高於天津市區的比例。
(天津市指標摘自1983年全國人口普查百分之十抽樣。)
職業比較
紅星二委是以職工為主體,包括有國家幹部、科技人員、知識分子、辦事人員等勞動者在內的居民區。
實行了廣泛就業政策,有工資收入的人數大大增加了。該居民點共有居民1712人,其中有收入者為1152人,佔總人數的,有收入者與無收入者之比是2:1,這就改變了過去靠一人收入養活全家的情況。
城市家庭雖然是多人收入,但每人又是低收入。紅星二委有收入者人均工資為元,總人口人均收入為元(以上兩數字是純工資收入,不包括獎金和其他)。從家庭主要收入者夫妻收入狀況來看,夫婦收入之和在100元下的家庭佔,在101—150元的家庭佔,在151—200元的家庭佔,在200元以上的家庭佔。可見有1/3夫妻收入之和在100元以下。據統計,紅星二委夫妻收入之和的均值是元。
儘管幾年來調整工資和發放獎金等,職工的收入有所增加,消費水平有所提高,但大多數家庭仍處在低收入和低消費水平線上。
紅星二委家庭的消費水平較低,這從居民的住房情況也可以看到。據調查,紅星二委居民住房面積在15M2 左右有166戶,佔;住房面積在16—25M2左右的有112戶,佔,住房面積在26—35M2左右的有64戶,佔;住房面積在36M2以上的只有13戶,佔。紅星二委戶均住房間數是間,人均住房面積是。有一戶只有7M2大小的一間房子,另一戶有七間房,面積79M2,看來不小,但該戶是包括12口人和4對夫婦在內的聯合大家庭。因此,無論從哪種意義上說,這裡的住房都是短缺、擁擠和不能滿足需求的。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1982…83年城市家庭生活狀況(3)
(4)上海市徐彙區張家弄的家庭生活調查
徐彙區新樂街道張家弄地區位於上海市中心偏西南,北起南昌路,南至復興中路,西起襄陽南路,東接本街道的復南居民區。根據戶口登記,82年該弄共有居民戶757戶,集體戶6戶,共2544人,其中男性1257人,女性1287人。
二十年代前後,這裡開始繁榮,商店,餐館,影院等先後出現,居民出逐漸增多。新式樓房逐步取代或包圍了原來的低矮平房,居民除少數本地人外,大都是此時開始陸續遷入的。其中有工人、職員、城市貧民、自由職業者,工商業者等。
新中國成立後,該地區雖幾經變遷,但居民成份變化不大,只是工人的數量增加了,也遷入了少數幹部。城市貧民如原來的攤販,大都有了新的職業。據對該地區2387人的調查表明,目前從事種輕重工業的人員最多,佔在業人員(包括退休)的,從事商業和服務行業的工作人員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