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6部分

失敗,這種擔心越是親人就越是濃烈,越擔心就越緊張,越緊張就越容易出錯,所以很少有醫生給自己的親人做手術,都是找相熟的醫生來做。

今天的器械護士是耿海安,麻醉師是個三十五六歲的女子叫朱夢雅,據說是麻醉科裡技術排在前三的麻醉師,蘇弘文沒跟她配合過,但這裡畢竟是省醫院,既然麻醉科的人說朱夢雅麻醉技術好,那應該是不錯的。

尋回護士是個小眼睛護士叫關欣,個子也不高,但手腳很麻利,蘇弘文進來消毒、普無菌單時關欣不用蘇弘文說就把消毒碗與手術單都準備好了,放在蘇弘文一眼就能看到並且方便拿的地方。從這點就可以看出省醫院手術室的護士水平都不錯,以前蘇弘文在市醫院做手術的時候很少有尋回護士能有這份眼力見,把所有東西都放到醫生的眼前方便他們取用。

省醫院的手術室很大,上下三層,因為今天的手術要直播,所以劉淑雲所在的手術室是最大、最好的手術室,在二層最中間,這個手術室也是省醫院用於教學之用的,手術室內跟東萊市市醫院的手術室佈局差不多,但裝置更好、更先進。手術室屋頂是透明的鋼化玻璃。屋頂上四周也就是手術室三層的牆壁也都是鋼化玻璃,四個大小不一的觀摩室可以居高臨下的看到手術室內的情景,當然想看得十分清楚不大可能,所以在每個觀摩室裡都安裝了大大的液晶電視。蘇弘文等人的手術帽子上都有攝像頭。可以把術野中的情況清晰的傳達到上邊的液晶電視中。並且無影燈上也安裝了攝像頭,更方便觀摩室的人觀看手術。

以前如果有大的教學手術一般用到一個觀摩室也就夠了,可今天來的人比較多。四個觀摩室都啟用了,最大最好的那個留給高樹峰這些省裡的大佬,穆熙華不但親自陪同還找來一個腫瘤的老專家充徐偉當解說員,另一個比較好的觀摩室留給了記者,剩下兩個則給了腫瘤科、放化療科的醫生,朱宏文、王半仙、孫佳也來了,也跑到了這兩個觀摩室中的一個,裡邊還有其他科室的醫生,他們好奇下也跑來看,這樣一來兩個小一點的觀摩室裡邊是擠滿了人。

蘇弘文站在主刀的位置依舊是先看看心電監護儀,看劉淑雲各項生命體徵都平穩後才對朱夢雅道:“可以開始手術了嗎?”

朱夢雅也看了一眼心電監護儀,點點頭伸手啟動了手術計時器,手術正式開始。

蘇弘文這次沒玩什麼一刀入腹,這種手術不是急症,沒必要那麼趕時間,無影燈下明晃晃的手術刀一條直線般從劍突向下滑動,一條筆直的紅線出現,齊東風用敷料沾了沾血,在一看發現皮層完全開啟了,沒傷到一點皮下的脂肪組織,就衝這一刀開啟皮層的步驟齊東風也得喊個服字。

像蘇弘文這樣年輕的醫生很少能一刀就開啟皮層而不傷及下邊的脂肪,一部分年輕醫生就算一刀開啟了皮層力道也用大了傷到了下邊的脂肪,大多數年輕醫生都得在來一刀才能開啟皮層,雖然這個步驟就算做得不好也無所謂,不會對患者造成大的損傷,但正是這種小步驟最能看出一名手術醫生的基本功。

每個人的皮層的深淺都不一樣,要想跟蘇弘文一樣一刀開啟皮層還不傷及下邊的脂肪需要很紮實的基本功,透過手術刀與面板接觸後的感覺來推測出皮層的大致厚度,然後選擇恰當的力度進刀,這方法說起來相當簡單,但不下個幾年的苦工是不可能達到蘇弘文的程度的。

正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齊東風等人都是老醫生了,一眼就看出了蘇弘文基本功不凡,他們在蘇弘文這個年紀恐怕還沒這水皮,那會拿個刀還哆嗦那,根本就不可能跟蘇弘文似的如此乾淨利落的開啟皮層。

秦勝傑三個人心裡讚歎蘇弘文的基本功紮實,但卻沒人說出來,現在是在做手術,不是在天橋上看人耍把式,不可能看到精彩處喊個好。

蘇弘文放下手術刀接過耿海安遞來的電刀簡單的對皮層進行止血,一動電刀立刻一股子烤肉烤糊的味道傳到每個人的鼻子中,這味道可不怎麼好聞,但大家都習慣了這樣的味道,所以也不可能有人扭過頭去避而不聞。

開啟脂肪、肌層、腹膜的步驟蘇弘文行雲流水一般完成,看著他做手術給齊東風等人一種很享受、很舒服的感覺,也只有齊東風這些老醫生才會有這種感覺,換成普通人估計只會感覺血腥甚至是恐怖,那畢竟是給一個活人開膛剖腹。

齊東風用自動拉鉤器把切口撐開,所有人眼中立刻出現了大網膜的樣子,這組織整體呈黃色,其間有著紅色或者暗紅色的血管。

秦勝傑在一邊探頭一看大網膜上沒有顆粒狀的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