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皆講究大義二字。就算他們自立為王,也是挾持波調之子,不然百姓不會買他們的賬。如此,咱們有波調在手,他們也是不敢輕易與我們為敵的。”
第994章送上幾份大禮
聽了李存孝的分析,康居將校點了點頭道:“眼下波調不願投降,卻又不能殺,也只有將他帶走這一個辦法了。”
“速速啟程吧,藍氏城附近城池守軍只怕得到訊息,往這邊趕了。”李存孝沉聲說道。
除了波調之外,李存孝還決定帶走被擒拿的一眾文武官員。
這些文武官員,乃是貴霜的高階將校,王公大臣,與貴霜各個家族牽扯甚大。
李存孝認為要是貴霜其他地方的將領公然反叛波調王族的統治,日後就算他們建立起了新政權,也要顧及這些王公大臣所在的家族。有這些文武百官在大漢,貴霜的其他將領也不敢輕易與大漢為敵。
藍氏城王宮之中,也有大量的良馬,李存孝命人將這些王公大臣五花大綁,綁在良馬之上,又使騎兵牽著。如此一來,就算縱馬狂奔,也不影響行軍速度,這些人也無法逃脫。
至於波調,干係甚大,由李存孝親自看管,將他綁起來與自己共乘一騎。
三千騎兵整理行裝之後,李存孝便帶人啟程上路。
而附近城池的兵馬,也已經收到風聲,向著藍氏城趕來,但李存孝行動迅速,突破王宮之後很快便帶人離開,王宮之中的金銀財寶一樣都沒有取。
因此當這些兵馬來到藍氏城之後,藍氏城已經人去城空,李存孝也早已經絕塵而去。
當戰鬥餘聲徹底在藍氏城上空消失,藍氏城中躲藏在家中的百姓出門之後,居然發現王城之下大門已破,血流成河,城頭之上毫無守軍。
更有王宮大臣家人,進入皇城查探,居然發現以波調為首,以及原本參加朝會的文武百官也消失不見。
從遺留士兵口中,他們得知大漢將軍安敬思,憑藉著從康居手中借得的三千騎兵,攻破了藍氏城。殺入王宮,擒拿了貴霜大王波調,以及文武百官。
訊息逐漸在藍氏城與附近城池中傳來,普通平民百姓頓時感覺世界一片黑暗。國都被破,一國之主與文武百官被生擒活捉,帶去異國他鄉,這施加在一個民族,國家的傷痛是無比沉重的。
想當年歷史上,金國攻破北宋卞粱,擒拿二帝,隨後,宋朝便成為一盤散沙,各路義軍層出不窮。要不是宋徽宗還遺留了一個康王趙構建立南宋,只怕宋朝就此滅亡。
不過儘管趙構繼位,但民間反對趙構的義軍勢力仍舊不勝列舉,並且朝廷之中,也屢屢有將領叛變。抗金大將岳飛,其實便是剿滅義軍起家,他麾下大將楊再興,一開始還是義軍之中的大將。
隨著波調與王宮大臣被擒的訊息傳開,貴霜也即將陷入空前大亂。
貴霜今後是如歷史上的宋朝一般,由波調後人繼位力挽狂瀾,還是民間義軍勢力建立政權,還是由擁兵自重的大將獨攬朝政,亦或是從此之後貴霜一蹶不振被外族滅亡。這一切,誰都不得而知。
不過可以預料的是,貴霜的興衰存亡,都要取決於日後劉辯對波調的裁決。並且三五年之中,貴霜是再也沒有能力與大漢大宛,康居等國家為敵了。
再說李存孝率領三千騎兵一路向北,來時擔心洩露行蹤,行軍之時小心翼翼,從康居與大宛邊境抵達藍氏城足足花了四五天時間。但返回之時卻沒有這麼多顧忌,大軍一路縱馬狂奔,不過兩天時間,李存孝便帶兵進入大宛與康居的邊境。
“大宛貴山城外,我軍仍舊與貴霜蒙古兵馬對峙,我手下人手不足,還請將軍繼續與我一同前往大宛!”
李存孝帶著三千騎兵回到一開始出發進攻藍氏城的地方。往南便是貴霜,往西乃是康居,往東則是大宛。由於此次大勝,擒拿了以貴霜王波調為首的王宮大臣,人數已經超過了百人,李存孝只得繼續借用康居的這支騎兵,希望他們與自己一同返回大宛。
“這是自然,我願意帶著這些兵馬保護將軍,直到將波調送到貴軍手中。”康居將領自然沒有任何意見,當即點頭答應。
經此一戰,這些康居兵馬是無比的佩服李存孝,甚至他們心中期盼自己若是漢人該有多好。只可惜一個民族是無法改變的,但這些康居士兵心中,已經將大漢打上了用不可敵的標籤。
隨後,李存孝等人再次一路東進,進入大宛地界。
數日過後,李存孝帶著三千騎兵抵達貴山城西部,在距離貴山城二十里之外安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