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地夫的海天依舊那麼美。
九月初歐洲和非洲某些地方的天氣還很熱,機場的人數比淡季時候多出許多。
別以為非洲所有國家都窮,北非靠近歐洲,近海和陸地上還有著極其豐富的石油儲量,那裡的人們富得流油,完全負擔得起在馬爾地夫的消費。
再加上某些地區靠近撒哈拉沙漠天氣炎熱,因此許多看膩歐洲景觀的黑人,也來到最近異常火爆的馬爾地夫度假。
機場人來人往,韓宣坐了十多個小時的飛機,降落在馬爾地夫共和國首都馬累旁邊的機場島,上次來遇見了難得一見的“機禍”,這次很順利。
龐大的雪山號私人飛機結束滑行,停在停機坪上,比旁邊那些普通客機長出二三十米,機場主管早就接到訊息,帶著一幫小弟們跑來歡迎將來可能會成為自己老闆的韓宣。
簡陋的海關處,海關人員們格外熱情,將所有規章制度通通忘在腦後。
不檢查護照、也不檢查簽證和武器,直接將他們送到機場出站口,直到韓宣在碼頭登船,依然隔著老遠揮手。
周圍那些遊客們,用詫異目光注視著這幅場景,等發現韓宣才知道他們為什麼這樣做,一位擁有馬爾地夫目前一半旅遊島的大地主,值得那些人表示熱情……
搭乘渡輪前往馬累,韓宣見到渡輪甲板邊放著的那些哈米爾競選廣告牌,走過去瞧了瞧。
上面用英語和迪維希語寫著“支援哈米爾,迎來馬爾地夫新時代!”
從下飛機就在機場裡,看到過類似的廣告牌。
碼頭有、商店門口也有,廣告洗腦轟炸十分到位。
穿上西裝的哈米爾很年輕,也很精神,特意從美國找來的頂級攝影師,將他拍得十分帥氣。
韓宣問道森秘書說道:“這次幫他競選,總共花了多少錢,你知不知道?”
道森秘書回想完迅速回答:“第一次投入兩百萬美元,接下來兩次也是這麼多。
那六百萬美元不知道花沒花完,比先前預想中的一千萬要少得多。”
“那還不錯。”韓宣點點頭說著。
“……你不能拿這個國家的選舉,跟我們美國相比。
馬爾地夫的人口只有二十多萬,六百萬美元平攤到每位選民身上,已經很多。”
道森秘書湊過來,繼續在韓宣耳邊小聲說:“那些錢中的一部分,用在了見不得光的地方,不然花不了那麼多。
其他總統候選人競選資金最多的一位,才兩百多萬美元……”
“要贏得選舉,需要兩個東西。
一是金錢,第二個我就記不得了。”
每一輪美國總統大選,100多年前競選專家馬克-漢納的話,總會被美國媒體反覆引用。
克林頓的競選資金高達數千萬美元,而到將來到奧巴瑪時代,競選總統需要花費上億美元,這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夠負擔得起的“政治遊戲”。
像未來唐納德那樣自掏腰包參選的富豪,畢竟只是極少數。
不是說競選資金多,就一定能夠當上總統,但相對而言錢更多,宣傳也會更到位,能當上總統的機會要大上許多。
哈米爾有著韓宣的全力支援,另外還有支持者給出的政治捐款,算下來一共高達上千萬美元。
所以他能夠憑藉政治新人的頭銜,得到那麼多選票,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那麼多錢在美國競選個一線城市市長職務都足夠了。
韓宣聽道森這麼說,頓時搞清楚其中的內幕交易,像這種貧窮的小國家政府公職人員,不貪才是怪事。
不怕他們要錢,就怕他們不要錢,現在哈米爾順利拿到了總統職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只要不在任期內,發生什麼天怒人怨的大事,他可以像前任總統那樣連任好幾屆……
渡輪很快到達馬累島。
現在是上午十點多鐘,中午十二點正式公佈競選結果,除了馬爾地夫的普通百姓,本地上層人士大多已經知道了最終結果。
街道上,不同候選人的支持者們,蜂擁到總統府門口,人數足有兩千,舉著橫幅和標牌,鬧成一團。
車隊來到離總統府不遠的一棟小樓旁,哈米爾的競選辦公室就在這裡面。
門口也有許多他的支持者堵住了出入口,現場太亂,根本沒辦法下車順利走進去。
加布里爾建議韓宣先等等,獨自下車繞著那棟四層高的新樓轉了圈,找到側門後將車開到那裡,護送韓宣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