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6部分

此次,史箴以鳳凰界全權代表的身份留駐鬼摩界,朝裡因此就空出了一個副相的名額來,不單是鳳九淵考慮著增補一個進來,朝上朝下誰不想擠進去呢?

回朝之後,鳳九淵第一件事是召開會議,討論建立軍事學堂的事,接著就讓內閣提名主管軍務的副相人選。這兩件事其實都是一碼事,武定中這個首相是掌總,每樣都抓,卻每樣都不能實抓,在他下面的副相才是細務的分管,首相透過對副相和各部尚書的掌控管理朝政。軍務副相不能選定,這軍事學堂的建設怕不知得拖延到什麼時候。

經過多次會議討論,又聽取了各方的意見,內閣擬定了候選名額。其一是兵部尚書丁秀,其二是關部尚書許庸,其三是刑部尚書路德文。

看著這三個名額,鳳九淵一時都不知道說什麼才好。許路二人一直負責刑名,能力固然是有的,執掌兵樞卻未免過來牽強。丁秀一直職在兵部,經驗、才識、聲望都有,由他晉升自然是不錯的,但鳳九淵又覺得他沒有宰相的氣量,撐不起場面來,怕是隻能成為武定中的應聲蟲。便將薦舉的奏報發回內閣,要他們重議。

內閣沒料到所薦三人都不能令皇帝滿意,著實有些意外。

經過一番計較,又薦了三人,其一是聞越,其二是江懷恩,其三還是丁秀。

聞越倒也罷了,只是還有些年輕,再歷練個兩三年入值機樞還差不多。江懷恩才把第一戰區的事務理順了手,若這時候把他調到中京來擔任主管軍務的副相,他過去幾個月的勞動成果未免就付諸東流了。丁秀,丁秀……看來內閣的真正意識是舉薦丁秀了。

鳳九淵沒有急著表態,先是將丁秀宣在鳳鳴宮問對了一番,然後又將路德文、許庸等多名有資望入值樞機的官員都宣了進去問對,之後出人意料地下旨,晉路德文為中書侍郎,分管軍務和刑名。

811 軍事改革(一)

皇帝是幹什麼用的?皇帝就是在最重要關頭體現出決定性作用的!

大臣們想舉薦丁秀,鳳九淵卻偏偏抬舉了路德文,最終是他贏了。透過這種方式他再一告誡大臣們:誰是皇帝,誰是臣子!

路德文意外入值機樞,著實讓人大跌眼鏡。不過,聰明人都看出來了,皇帝這樣做是想讓負責軍務的是個聽自己話的人,而不是聽大臣話的人!好在這樣的任命並不影響大臣們的總體利益,所以也就沒人為此而聒噪了!

當然,還有個原因使鳳九淵的意志獲得了暢通無礙的透過,那就是此番的鬼摩界之行,使他的威望獲得了空前的提升,幾乎超過了鳳凰界史上諸帝,成為亙古一人。值此之時,整個中宇宙世界都唯他馬首是瞻,大臣們再不識趣,又豈敢在這時候挑黴頭?更何況內閣舉薦的諸人,丁秀雖職在兵部,卻未必有樞相之才;路德文不通軍務,卻卓識大體,頗有古名臣風範。是以相較而言,他們也覺得路德文入選比丁秀是更好的選擇。

鳳凰界軍事制度的改革和軍事學院的建立是勢在必然。茂始皇帝以來,打破了軍隊中高階職位全部由貴族子弟世襲,普通士兵由兵戶世襲的古老制度,建立起了如今的督衛府軍制度,實行募兵制。雖然還是有世襲制的存在,但一般都是用以獎勵功高的將領,普通士兵也可以透過積功升至督衛府節制使或是大都督。朝廷在選擇任用高階將領時,雖然總是傾向於貴族將領,但為了激勵普通士兵為朝廷出力,很多時候他們也總是不吝惜提拔那些有才能,又能建功立業的,普通百姓出身計程車兵擔任高階將領。

鳳凰界經歷最多的戰事就是鎮壓*的流民和剿滅魔怪,它們並不是時常暴發,而現有的軍事制度往往需要戰爭才能體現出將領和士兵的才能,沒有戰事,孰優孰劣就誰也說不清楚。因此,就出現了一遇到大仗就找不到可用之將,一打完仗功高的將領又多得沒處安置,等下次戰爭爆發時,相同的窘境又會再次上演一遍。週而復始,也不知道何時才是個盡頭。

大臣們都守著‘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的古訓,認為兵兇戰危,能不用還是不要用,用完了就要儘快收藏起來,這才是聖人之道。因此,鳳凰界的軍事制度建設一直處於一個相當滯後的階段。鳳九淵登基以來,力行改革靖軍制,截止目前,七十二道數以千萬的靖軍被裁汰了一大半,而督衛府軍制度的改革一直沒有擺上檯面,所不趁著這個機會一鼓作氣地做了,以後怕是又要遭遇重重阻力。

去了一趟鬼摩界後,鳳九淵的腦子裡萌生出了一個新的想法,就是儘可能多地將鳳凰界現役軍隊輪番派往前線執行各種戰鬥任務,如此一來,各個督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