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因而這一次考試,算是最冷清的了。

可是即便如此,這裡的戒備卻是森嚴了許多。

連門口的差役都已經換上了省城的人,他們確定了葉春秋的身份,天色朦朧之中,有人提著燈籠搜檢了葉春秋一番,這才放葉春秋入內。

因為考生不多,所以主考的提學何茂在明倫堂裡高坐,考生們要一一去拜見,葉春秋進入明倫堂,見諸多官員擁簇著的何茂,何茂一身大紅緋服,頭頂翅膀,明倫堂裡燈火通明,燭火映著他的臉使他帶著幾分紅暈,他好整以暇的吃著茶,葉春秋作揖行禮道:“童生葉春秋,拜見宗師。”

立即邊上有個學官在何茂耳畔咬著耳朵,大抵是說,這位便是縣試和府試案首葉春秋之類。

何茂不為所動,面色古板,眼眸只是在葉春秋的身上稍作停留,而後風淡雲輕地道:“本官聽聞過你的事蹟,少年人沉穩莊重才好,不可浮躁。”

此言一出,在外候著的其他童生們都是擠眉弄眼,提學不只是管你考試,最重要的職責還是糾察各學的風氣,說穿了,還要監督讀書人品行。

葉春秋只是來考試而已,這位大人居然來了一句要沉穩莊重,按照缺啥補啥,你沒啥跟你說啥的理論來說,何提學這是覺得葉案首不夠沉穩莊重,而且太過浮躁了。

看來坊間流言不虛啊,別看只是一句漫不經心的告誡,可是堂堂提學官,是不可能指著鼻子罵孃的,這樣說,透露出來的訊號已經十分明顯了。

葉春秋作揖:“學生謹記。”他心裡有點想吐槽,不過想想,自己是來考試的,還是不要節外生枝。又行了禮,到了一旁的耳房去領了號牌。

何茂的態度讓葉春秋有了那麼點兒警惕,看來這一次考試不會那樣的一帆風順,一定要考得更好,莫要讓人抓住把柄才好。

他到了考棚,院試的考棚雖然也是簡陋,不過比縣試、府試的待遇要好了一些,不再那樣的侷促,位置也還尚可,因為要連考幾天,所以必須做持久戰的準備。

葉春秋摩拳擦掌,準備好筆墨紙硯,這時候天還沒亮,這裡雖是掛了燈籠,不過光線依然太暗,他索性便乾坐著,閉著眼睛養神。

等聽到了炮響,這是要放題了,遠處傳出雄雞鳴叫的聲音,曙光初露,乍洩出來的絲絲光芒將這陰霾的天空破開,便見朦朧之中,高舉木牌的差役唱諾著來回巡視,那木牌上則是今日的考題:“盡信書不如無書。”

看了這個考題,葉春秋啞然失笑,我去,題目倒還好,偏偏這個題目對於院試的考生,想必是有些難度的。

這些日子,他也研讀過一些四書五經,因而大致對於經義有了那麼點粗淺的認識。八股出題,其實無非是摘抄四書五經的段落罷了,心腸好的考官,索性犯懶,直接摘抄一句,譬如子曰詩三百,比如學而優則仕,這種題目比較好考;心腸壞一些的就不太要臉了,明明一句學而優則仕,他偏偏要截下其中一段,譬如學而優則仕,本是出自論語中的“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偏偏出題的人不這樣玩,反正都不要臉了,索性就出個“子夏曰:學而”。

當然,更不要臉的題目也不是沒有,就如這一句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屬於陷阱題,表面上,你若是順著這個題目答下去,保準是要落榜的。

讀書才是讀書人的本業,若是連書都不信,你考個毛線。

因而要作這樣的文章,最緊要的是分清信和不信,什麼書不能信呢,少不得你要拉一個人出來批判一番,什麼書可以信呢?這就牽涉到你的信仰問題了,你是讀書人啊,是聖人門下啊,當然信得是孔聖人、孟聖人還有朱聖人,若是非要做一個總結,那麼全文的思想必定是,除了孔夫子,我們誰都不認。

葉春秋忍俊不禁之餘,便開始搜尋光腦了,這個題較為偏門,可即便如此,仍是搜尋到了一百三十餘篇文章,這是因為崇禎四年的丁丑科會試考的便是這題,葉春秋幾乎毫無懸念地選擇了丁丑科狀元劉同升的八股文,因而開筆:“書不可無,大賢特為盡信者之焉……”

每次考試,都是一次身心的折磨,連續考了三日,等到終於響起了梆子,貢院中三百來號人都像牲口一樣趕了出來。

好在葉春秋這個年紀還沒有長鬍子,否則跟其他人一樣,一個個雙目無神、鬍子拉碴,身上的泥垢有三尺厚,那就真的跟乞丐沒有分別了。

“春秋,春秋。”身後有人喊他。

葉春秋駐足回眸,便見到陳蓉。

陳蓉也早沒有入考場時的瀟灑,他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