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的專業!”
“對,蘇教授,您覺得任風那個南星學院的新聞專業怎麼樣?”
這位蘇教授,是他們請來的,也是學校裡少有的幾個教授,在新聞傳播學方面,都能在教育系統裡面相關的榜單上,排到前一百名!
然而,那幾人的問話沒有回答,因為此刻的蘇教授,正盯著手機,他的臉上都有些震驚了。
“怎麼可能?新媒體方向我研究了這麼久,竟然都沒他熟悉?”
“蘇教授?”其餘幾人見到蘇教授沒反應,不由再度出聲問道。
這位年過半百的教授抬起頭嘆了口氣:“他學校的新聞專業怎麼樣我不知道,但就這位校長的發刊詞來看,他在新媒體上面的研究,比我還要厲害。”
“啊?”
其餘幾人,都是傻了!
這可是教授啊!
“蘇教授,您確定?”一人不信問道。
“確定。”
幾人互相看了看,良久,一人才深吸口氣:“看樣子,無論是對新聞界,還是以新聞為主要專業的學校,當真是狼來了啊。”
第134章 令人震驚的發刊詞(下)!
頂尖的大學當然不用擔心,但一些三等大學之流,就不得不擔心了。
一些網友也是心中驚訝,之前南星學院在開學後壓根就沒什麼動作,還以為就會這麼沒落,然而這一次,隨著《新聲報》的成立,所有人又再次驚掉了下巴。
原來不是南星學院沒落了,而是它一直在悄無聲息地發展!
而一些傳媒界的人,仍然在繼續讀這篇發刊詞。
一些高校裡,甚至不關注這些事的人,也被其餘人推薦了這篇發刊詞。
“你可以選擇一種生活的格調:浪漫的、復古的、小資的、極簡的,任何你能想到的風格,都可以在由龐大的現實和虛擬消費品構成的流水線中找到多樣而精緻的模版。
你可以選擇一個精神的家園:無論是放縱的閒適還是深邃的思索,多樣的文化產品會填滿你閒暇的時間,不同維度和材質的精神食糧可以輕易締造出你夢想的世界。
你可以選擇一個獨特思想姿態:激進的、保守的、自由的、普世的,或左或右,不用擔心你的見識無法支撐,任何一種態度都對應一個成熟的語境文字,也對應一群同路人,在有選擇的被過濾的資訊,從而將內心的不安和迷茫牢牢禁錮。”
……
“很多人試圖描繪出一副這樣的景象: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就是每個人都充當傳播主體的時代。公共話語去中心化,傳播扁平化,媒體平民化,這是名為自媒體時代的潮流不斷灌輸給我們的標籤。每個人都是話語的釋出者,每個人都是內容的傳播者,每個人都會得到關注與傾聽。個體以這樣的方式參與社會討論,進行公共生活,實現自己的價值。
現在,在這無時無地不與虛擬世界相連的時代,在這豐盛的景觀之中,一切已經為你的選擇做好了準備,選擇即可完成你自身的展現。帶上你想要呈現的自己,以一種無需成本的方式參與到每一個公共話題的討論,每一個熱點的追逐,每一個虛擬社群的互動,每一次的群體狂歡。在下一個熱點到來之前,你已經準備好了自己的立場,自己的言論,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表現。無數的人可以看到一個二維化的你,那是一個在景觀之中被精心配置出來的標籤,一個無數碎片構成的殘面展現。
由此,生活從每個方面分離出來的影像合流起來,由無數的選擇變成了小徑分岔的花園,沒有方向,沒有盡頭。
你有無數選擇。
其實你無從選擇。”
……
一些網友自然看得懂,而一些學者,都是驚呆了,網際網路的特性,完全在這一篇發刊詞裡說了出來。
“中心從來沒有被消解,而是在進化中更加隱蔽,更加牢固。
傳統媒介帝國的衰落只是形式的更改,無所不在的意志和思維形態以更極端的強勢彌散於所有的閒暇時間與私人空間。
一個個經由被準確把握的社會群體心理而精心製造的熱點,一個個透過無所不在的行為採集而被推送的興趣與資訊,一切主動呈現的你想關注的、你被想關注的、想被你關注的,藉由網際網路這個比傳統媒介更有效率也更有互動性的工具,以消費為軸紐聚成為一個光怪陸離的龐然大物。
在這個景觀自發運動中形成的每一個片斷的景象,就是不同時刻我們生活的全部。
每個人都會得到關注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