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部分

全過程,在發射完導彈之後,哀傷九號也要永遠的完成自己的使命。

核爆的餘波雖然不會摧毀整艘母艦,但九號其自身卻無法倖免。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看來要離開太空要重新想辦法了。

三發專門為太空環境製造的霹靂火y系列四型五百噸當量戰術核導彈從彈艙無聲地投射出來,它們只需要飛過短短的七十八米就能打中瞄準的地方。

熟悉的白光再次閃亮起來,不過因為是三發先後打擊的原因,白光愈來愈亮。

“轟~~~”母艦的側舷被打出一個大洞,內外氣壓差異的阻隔被打破了,內部的空氣,包括阿洛塔星人在內的一切可活動物體全被真空吸了出去,核爆的聲音也得以部分傳遞,哪怕是削弱了無數倍。

哪怕站在母艦最核心地帶,湯聖賢還是感受到腳底劇烈的震顫,這母艦的避震能力很不過關啊,這才三發小核彈,就變成這樣了。

湯聖賢此刻還沒有取得太空母艦的總控制權,不過剛才的爆炸並不影響母艦的緊急狀況處理系統的工作,爆炸的第三層e區和f區的封閉門在系統的控制之下已經開始緊急閉合,這玩意兒就像是泰坦尼克號上的防多艙進水的水密門和隔艙閥。這樣就能阻止進一步地損失。

本次星際航行之後就該淘汰換裝的舊式防火機器人此刻派上了大用場,他們紛紛從e區和f區的艙壁夾層中走了出來,底部緊緊貼合著金屬地面,它們要把這次核彈攻擊引起的火災全部熄滅。

這是核爆發生後的十五秒中母艦內部發生的事情,而母艦的外面有些不太對勁。

是的,在太空之中並沒有地球的引力束縛,而為了更好的戰鬥,像是宇宙戰艦中模擬出可以讓成員更好生活戰鬥的重力系統讓艙內的人員並沒有感受到除了震動之外不對勁的地方。

但從外面看的話,太空母艦已經有了五度的傾斜,這個角度還在慢慢得地擴大。

沒錯,被毀掉的三處地方圍繞的核心就是母艦的側向穩定力場發生器。堪比飛機機翼的重要存在,而現在卻被湯聖賢的三發核彈徹底摧毀了,包括旁邊那個備用的,所以說沒有什麼問題是核彈解決不了的。

飛機少了一個機翼就不能保持平衡,連迫降都很難做到,而少掉一側的力場發生器的太空母艦也是同樣如此。

不過現在的這一切都是湯聖賢希望看到的情況,船身還在不斷地傾斜,賭對了。

雖然剛才的核爆給整艘戰艦都帶來了強烈的震感,但母艦的損失度並沒有達到要讓殲星炮自動滑出的地步,秉著讓哀傷九號在墜落前繼續發光發熱的想法,湯聖賢控制著發射完核彈的飛機迅速的卡合在殲星炮炮管移動的調整的間隙之中。

這樣就算殲星炮會因為母艦方位的改變而在系統的控制下自動調校也會卡住。

這是湯聖賢在最短的時間內想到的最好的辦法——既然已經無法阻止殲星炮打出能夠毀滅行星的一炮,那麼就轉換思路,讓它打不中地球就好了。

於是,控制哀傷九號打掉維持太空母艦一側平衡的力場發生器然後固定殲星炮最初的瞄準方向,直至拯救地球的整套行動方案就全部出爐了。

說起來很是簡單,但要真正想到,真正做到,其中的困難也只有湯聖賢自己知道,自從開拓第一個位面開始,湯聖賢就不斷的面臨危機,沒有選擇,湯聖賢只能一個一個全部克服,有的是憑藉著小聰明走的捷徑,有的是用強大的武力以力破之,但湯聖賢最認可的還是靠著自己真正的智慧完美解決的。

湯聖賢並不是那種最聰明的人,小時候他的同桌上過奧數班,而他卻看不懂那些奧數題,長大了,高考的時候他還是記不住語文那些必背古詩詞,但他的腦筋卻是活的,活絡的,加上現在有意識的訓練,在高壓而殘酷的環境之下,他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想出應對危機的策略,不管是不是那麼完美,但絕對是這麼短時間中最好的。

正是這樣的優點才能讓他在位面開拓的旅途中走的更遠。

真正的強者除了強大的心臟還需要擁有許多其他的品質。這這些閃光的品質正在湯聖賢身上一點一點地凝聚。他現在正行走在成為強者的路上。

現在傾斜的角度已經達到了四十五度,炮口也從最初的赤道掃到了地球的最邊緣部分,而距離殲星炮發射的時間只剩下了三十秒。

角度還在加大,如果此時飛船的左側動力系統能來一腳“油門”的話,那麼傾斜的速度一定可以更快的,可惜中央指揮室的操控臺被暴力進入的湯聖賢全部毀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