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3部分

禮,然後飛快的跑出去了。

太監總管引著張孝準等人繼續前進,一直來到太和殿正大門,一番通報之後總算進入殿內。張孝準、吳佩孚是政府官員,不必在乎前清王朝的禮節,只是微微的向載灃欠身行禮,反而還是載灃迎上前來與二人行了握手禮。

張孝準、吳佩孚落座之後,直接說明了來意,中央政府為了精簡財政,將對紫禁城進行一番整頓,取消原來袁世凱與清廷訂下的每年四百萬優待經費。此言一出,載灃頓時大驚失色,這才知道原來這次會面竟然是黃鼠狼給雞拜年。

不過張孝準緊接著又告訴載灃,前清王族依然能留在紫禁城內生活,中央政府將會派遣專人來負責經營紫禁城內內外外的產業,這些產業所得的收入做為紫禁城的生活補貼。並且還像模像樣的拿出一份預算報告,估測整頓之後的產業每年營業額將會高達七百萬,絕對要比之前更加充裕。

當然,七百萬只是理想狀態的預算,並且還是經營程度發展到最成熟的階段。之所以這麼說無外乎是在欺詐載灃,讓載灃更容易接受這次整改。

張孝準把這份預算書描繪的天花亂墜,一邊鼓吹說中華民國長久發展,滿清貴族不可能永遠無所事事,將紫禁城大小閒職的產業運用起來,先由專人經營照料,到後來再交給滿清貴族接管,不僅一勞永逸不說,還能自食其力為子子孫孫留下一片基業;一邊又宣告吳紹霆的決心,暗示威脅載灃如果不合作,吳執政必然會採取強硬措施。

載灃聽到這裡,自然沒有選擇的餘地,再者也對子子孫孫的未來有所擔憂,如今大清的天下都沒了,誰還在乎祖宗留下來的這座宮殿呢?不過為了保險起見他仍然問到,如果在經營不善的情況下中央政府是否會繼續補貼。

張孝準十分認真的回答,在必要時中央政府自然會加以補助,到時候簽訂代管皇宮正式合約時,這一項會清清楚楚包含在其中。

載灃只要能保證眼下的生活就好,總之這幾年滿清在中國大勢已去,如今南北又趨於統一,更別說什麼妄圖復國的想法。他雖然知道吳紹霆此番用意肯定不簡單,既然是要拿當初簽訂的優待經費說事,皇宮日後肯定會吃一些虧,不過這也沒辦法,誰叫這天下現在在人家的手裡呢?

初次會談只做了意向上的交代,張孝準沒有說得太多,只要得到載灃的首肯,過幾日會派專家團來詳細與載灃磋商經營之事。

吳紹霆的用意並非是在改善滿清貴族的生活,如今中華民國都成立好幾年了,他對這些仍然自詡皇室血統的韃虜一定沒有好感,如果不是考慮到戰略部署的需要,他早就仿效歷史上的馮玉祥直接派兵把這群人從故宮裡面轟出去。之所以要這般和和氣氣、大費周章的跟載灃會談,是因為眼下有必要把這些滿清皇族留在北京城內,省的讓這些人返回滿洲故里串通一氣搞陰謀。

他深知日本人最喜歡拿滿清皇族來當藉口,而且滿族人當中也確實有許多激進分子,讓他們湊合在一起無論如何都是一件麻煩事。可是每年四百萬的優待經費也不是小數目,把這筆經費剩下來還能用在海軍的定額預算上,比起養著一群沒用的人要好得多。

經營滿清皇族產業,一來是用滿族自己的價值來養活他們,二來這其中確實有很多具有商業發展的機會。吳紹霆打算成立張盛霆北方事業公司,該公司的其中一項業務就是開發前清留下來的一些不動產。

比如可以把御膳房打造成高階食府,最終發展成舉世聞名的國際連鎖店;比如皇宮裡許多空置的宮殿可以用來出租、改成高階會館或者博物館之類,到時候故意找一些藉口裁剪皇宮裡的人員,把滿清貴族都縮在一個更容易兼管的小範圍裡生活;再比如發掘文化產業,把宮廷裡的傳統匠藝、中醫、紡織都加以放大。

總之怎麼賺錢怎麼辦,至於滿族人的生活質量那是其次。

接下來的七天時間裡,吳紹霆一邊籌劃新華門大本營的組織結構,一邊分別召見了熱河省、山西省和直隸省的軍政要員,共同討論北方防務的具體撮合辦法以及北方第一集團軍的整編協助工作。在與三省軍政要員見面時,他並沒有提及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掌控,而是強調北方軍務是應付蒙古、滿洲、朝鮮和沙俄帝國的重要內容,這是國土安全基礎所在。

三省軍政要員表現十分積極,可是每個人心中各有不同的盤算,與其說在北京成立大本營是為了鞏固國土安全,還不如說是吳紹霆要加強全國軍事的監管力度。可即便如此,吳紹霆成立大本營已下決心,三省不合作自然會得罪中央政府,或多或少都要給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