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發脹。而這個時候氣壓是最好的幫兇,也因此這段時間釋放毒氣反而效果最好。
當然,戰爭可無法控制到如此細微的地步,毒氣運用最好的時段同時也是最有風險的時段,一旦大雨傾盆而下原本想要致命的天氣就變成了救命的天氣。
最終實際作戰方案會選擇在清晨或者傍晚,因為這兩個時間段容易確立天氣的狀況。如果是非常好的大風天氣,那就由綠魔部隊攜帶毒氣鋼罐潛行到合適地點,採用地面釋放毒氣的方式實施作戰。如果不是很好的天氣,綠魔部隊則乘坐飛艇,透過氣象判斷抵達敵人陣地上空合適的位置投放。
正式開始“綠魔作戰”的時間,暫時就定在六月十五日。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平壤前沿參謀部都在觀測天氣和等待防護裝置的運抵。
無論是在什麼時候,一旦毒氣彈投放出去,中國部隊趁著毒氣彈的掩護髮起進攻都必須在防護裝置保護之下才能進行。並且如果時運不濟,遇到風向大股逆轉,前線各路部隊同樣也必須做好防護措施。
在等待防護裝置輸送過來的這段時間,綠魔部隊的各級士官被派到前線,向士兵們傳達最簡單的毒氣狀態自保知識。比如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保持水壺裡面裝滿水,在吸入毒氣之後立刻用水清洗,預留低位的防毒坑道,等等。
情報部門在這段時間裡也沒有閒著,他們一邊散播一些戰略假訊息迷惑敵人,為毒氣作戰提供情報掩護,一邊又積極刺探英軍和日軍在毒氣方面的應對情況。
兩天之後,軍情處和中情局將一份偵查彙報送到平壤前沿參謀部。在這份偵查彙報裡面,情報部門指出日本方面幾乎沒有任何應對毒氣的準備,至於英軍方面目前雖然沒有偵查到他們有防毒器具的儲備,可畢竟英國在歐洲戰場上久經作戰,各級長官有應對毒氣的經驗。
弗倫奇軍團向美國採購了五千萬英鎊的軍備物資,可這五千萬英鎊的軍備當中唯獨沒有防毒設施。英國對中國的瞭解依然太過侷限,德國向中國贈送的毒氣彈是經過秘密輾轉運送才抵達中國,就連中國當局知道內情者都不多,更別說英國人。
蔡鍔與綠魔部隊高層就這份情報進行專門會商,他建議綠魔部隊將毒氣投放在春川戰場上。春川有日軍四個師團的兵力,而且都聚集在春川這一個點上,相對而言更合適毒氣彈的作戰模式。至於開城,英日聯軍分散在開城周圍的三個方向,不僅不利於毒氣彈的擴散,如果操作不當甚至還會導致自己人受傷。
從戰略上來講,只要能擊潰在春川的四個日軍師團,整個朝鮮戰爭大局可定。
唯一值得擔憂的是,毒氣在春川蔓延會誤傷到城內城外的平民百姓。但是戰爭總是會有傷亡,蔡鍔並非下不起這樣的決心,為了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該走的這一步必然要毫不猶豫的走下去。再者,中國老百姓同樣在這場戰爭出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正所謂長痛不如短痛,儘快結束戰場,才能儘快讓生活恢復正常。
第1078章,東亞經濟復甦工程
就在綠魔行動按部就班之際,中華門經濟戰略辦公室與國策研究室低調的召開了一次聯席會議。這次聯席會議的內容多多少少與“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相關,但主題卻是關於寮國和暹羅深入殖民的推進活動。
經濟戰略辦公室計劃利用“東亞復甦經濟計劃”,進而嘗試在最短時間內控制暹羅和寮國兩國的經濟命脈,隨後再在兩國建設一批虛構的經濟實體,利用這批虛構的經濟實體來達到侵入國家核心的目的。
簡而言之,那就是利用經濟來達到政治目的,同時也利用經濟來保證中國對暹羅、寮國的控制力。一旦暹羅、寮國堅決反對中國的吞併,或者在日後會有試圖獨立的行為,經濟戰略辦公室則透過直接摧毀兩地的經濟,來銷燬兩個國家的政治體系。
到時候無非是面臨兩種結果,在沒有經濟根基的情況下,要麼是叛亂分子只能快速消亡,繼而中國繼續統治暹羅和寮國;要麼是叛亂分子依然頑固反抗,那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中國捲走兩個國家的所有財富,然後從容撤離。
國策研究室在會議上詳細討論了兩個部門的配合工作,然後制訂成詳細的步驟。
畢竟這個行動要考慮與“東亞經濟復甦計劃”配合在一起,經濟戰略辦公室會揹著德國財閥悄悄動用一些原本運用在“東亞經濟復甦計劃”上的資源,來促成在暹羅和寮國的秘密佈局。而如今“東亞經濟復甦計劃”正執行到白熱化階段,因此整體上要抓緊行動。
但是這一切都要配合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