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7部分

十九師,防區為整個華中地區,並涉及河南、安徽部分地區,同時負責京漢線鐵路的護衛工作。總司令任由回國歸來的蔡鍔擔任,而韋汝聰則擔任總參謀長。

中央第三集團軍建成之後,其編制規模甚至會超過近畿鐵道集團軍,全兵力將會達到十一萬人,是中華民國名副其實的第一大部隊。

吳紹霆之所以允許中央第三集團軍有如此大的規模,是因為他對這支部隊寄予很大的期望,當年的南方七大師團除了廣東部隊之外,第七師團在蔡鍔的領導之下可謂是最能打的一支,先後經過四川大戰和湖北大戰的洗禮,足以冠上勁旅的稱謂。再者第七師團的兵員來自多個省,沒有任何地域偏見,如今由融入了鄂軍士兵,南北氣候環境適應力更快。

就防守而言,湖北是銜接東南西北的交通要地,自然需要一支重灌部隊駐守。而在出兵進攻的設想上,吳紹霆甚至打算由中央第三集團軍完成北京大本營的坐鎮,直接威脅東三省的日本關東駐軍。

第739章,七個集團軍

國防部命令顧品珍於十一月之前調回雲南,撤銷湘北軍務總督之職,改任雲南軍務總督;王文華也奉命率部返回貴州,出任貴州軍務總督。顧品珍所率領的滇軍軍團與王文華的黔軍軍團合編為南方第二集團軍,兩省共編制五個精英師的常規部隊,除了集團軍配置之內的戰鬥序列,其餘地方部隊全部裁撤。

南方第二集團軍六個師番號順延中央第三集團軍序列,為精英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二十四和第二十五師。顧品珍為總司令,王文華為參謀長,司令部設於昭通。該軍團主要負責藏康越邊境以及西南部分沿海的防務。

吳紹霆在整編序列的命令之後還附加一項密令,要求顧品珍在整編結束之後,著手加強本部人馬的訓練,隨時執行入藏收復被英軍侵佔國土的軍事行動。

至於四川地區,吳紹霆與國防部協商之後,決定不設集團軍編制,僅僅將川軍四個師整編為兩個精英師番號,隸屬於四川司令部直轄,熊克武為第二十六師師長、劉存厚為第二十七師師長。

最後,吳紹霆還特意與蔡鍔、馮國璋等人經過討論,決定將之前準備北伐蒙古平定叛亂的幾個北洋中央師整編為北方第二集團軍。這是《全國軍事整編計劃定案》中第一階段整編的最後一個集團軍番號。雖然兵力、駐地都是現成的,可是卻沒有合適的負責人選,只能由國防部直接負責所有編練工作。

當然,吳紹霆心中仍然是有自己的打算,歷史上收復外蒙古是徐樹錚所為,如今徐樹錚尚且在精英團第一期學習,而且國內戰事剛剛結束,自己的用心則放在東北方向,因此西北的事務還得容後一段時間。等到徐樹錚從精英團畢業之後,他會安排這位國戰名將調任北方第二集團軍,籌劃北伐外蒙古的作戰。

北方第二集團軍轄下精英第二十八師、第二十九師以及第三十師三個番號,額外再配備新三十一師、新三十二師兩個空番號,由北京大本營新兵司令部負責招募訓練。國防部預備派出總參謀長何福光,連同中央第三集團軍總參謀長韋汝聰二人攜帶幕僚組北上,全權負責北方第二集團軍的組建工作。

以上七個集團軍的番號是第一階段全國軍事整編的主要內容,也是共和國精英師目前全部的編制單位。國防部曾經打算為共和國精英師設計制式軍服,並且優先籌集款項將軍服推廣到所有精英師之中,不過吳紹霆認為共和國精英師相當於中國目前的主戰部隊,涉及的防禦地區地理環境各有不同,軍裝應該因地制宜才是。

不過共和國精英師仍然擁有獨立的徽記,為了體現共和國精英師的無畏精神,並且給所有敵人留下深刻印象,吳紹霆不懼眾議,毅然決定採用黑色骷髏頭為主要圖案,“志誠”式輕機槍和“紹霆”式自動步槍交叉在其後。

做為蔡鍔寄託國防宏源以及中華民國最終軍事體系的國防軍,在十月中旬完成了第一期新兵特訓,不過與其稱呼這些國防軍士兵是新兵,還不如說是老兵新練。在整個第一期訓練當中,各地特訓營合計招募的純新兵數量不足四千人,從九月份開始各地特訓營大部分招募的兵源都來自現役部隊。

儘管之前國防部是嚴格規定要特訓營是四個月訓練,可這個法則僅僅是針對純新兵,當現役部隊兵員進入特訓營之後,幾乎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透過了所有軍事基礎考核,餘下的一個月時間全部用來補習文化和思想教育。這些兵員都是從各現役部隊精挑細選出來的,本身就具備十分良好的軍事和文化底子,再加上特訓的強化,不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