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3部分

竟並不瞭解此人。更何況舊派官僚的作派我一向不喜歡,再加上此人自詡前清遺老,實在是難當重任。”吳紹霆緩緩的說道。

“如此說來,倒真是很難抉擇。儘管李厚基是一個難得人才,但對方思想過於頑固,一味效忠於北洋政權,多多少少讓人放心不下。朱先生一介文人,經營學問、治理教育還是不在話下的,但臺灣……唉,朱先生必然難當此任。”鄧鏗無奈的說道。

吳紹霆陷入沉默,一時沒有繼續說話的打算,不過他在心裡卻在認認真真盤算著想法。

“士元,你在我身邊已經快有七年之久了,總統府政務廳你打理的井井有條,如今是時候讓你前去地方做事了。”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再次開口說道。

“元首,您是讓我去臺灣?”鄧鏗臉色愕然的問道。

“沒錯,如今看來,能值得信任又能擔此大任的人不多,你是我最信任的人,臺灣交給你來的打理我放心。等臺灣政局穩定之後,我還是需要你能兼顧中央這邊的事務。總之,能者多勞,你可要辛苦了。”吳紹霆點著頭說道。

鄧鏗想要開口推辭一番,可是又覺得這樣太過見外,畢竟他很清楚吳紹霆十分重視此事,既然元首做出這樣的吩咐,那就是對自己的信任。這不僅僅是政治上的信任,也是一種能力上的信任。如果還要推辭的話,顯然會辜負元首一番心意,同時也過於顯得妄自菲薄。

“我明白了,一定不負元首所託,稍後我會寫一份關於臺灣發展的計劃書交由元首裁定,隨後會盡快準備臺灣省府幕僚的組建工作,只要日本方面處理完畢,就能立刻啟程前往臺灣接管政權。”

“很好,時間緊迫,在冗餘的事情上一定不要多耽誤,儘快做好準備。我會安排國防部那邊分配駐臺軍隊的事情,可能不會在這幾天就有定論,所以你在臺灣的時候還是要多加小心一些。一旦國防部這邊安排妥當,我會讓他們儘快趕赴臺灣。”吳紹霆滿意的說道。

當天下午,吳紹霆又與鄧鏗詳細討論了一些關於臺灣建制的問題。

鄧鏗建議將基隆或者臺北設定為中央政府直轄市,用以更直接的發展軍事設施,以及在整個臺灣設定一處政治軍事中心。有了這樣的核心城市,自然而然能起到典範作用。

不單單如此,鄧鏗還認為成立直轄市之後,依然可以將李厚基、朱執信甚至張人駿等人調往臺灣,哪怕不讓他們擔任首要職務,然則出任直轄市市長、臺灣地方防務軍職還是綽綽有餘,更能讓這些人才發光發熱。

吳紹霆很贊同鄧鏗的意思,不過具體設定直轄市的問題,還需要等鄧鏗前往臺灣之後,進行一系列實地考察,確定哪一座城市更適合設定為典範代表,然後再行決定。

關於臺灣省府組建,吳紹霆允許鄧鏗請李厚基、朱執信參與其中,如果人手不夠也可以去請張人駿。他特別叮囑鄧鏗,臺灣畢竟是隔著一片大海的中國領土,自古以來又多遭變故,臺灣地方民族情況以及日治時期遺毒的影響,都要小心翼翼的處理。

他建議在臺灣組建新地方政府的時候,可以儘量拉攏臺灣地方勢力參與其中,另外要安撫好臺灣原住民,劃出自留區交給原住民自治。

鄧鏗把這些話都認真的記了下來,然後回去之後加以整理進自己的計劃書。

八月十三日,日本駐臺灣總督府全面撤離,連同臺灣各縣各鎮的政府單位也一併遷離。

為了能在七天之內完成所有轉移工作,臺灣總督府不惜花錢僱傭中國和美國的貨輪,把一應物件直接搬上船,縱然過程粗糙混亂也沒有辦法,只等到事情結束之後再慢慢整理。

反正臺灣總督府的此次撤離,必然意味著從此關門大吉,原臺灣總督府的官員往後有的是時間來處理這些瑣碎之事。

不僅如此,但凡在臺灣的日本重要產業,能遷走的全部遷走。日本人絕不會把這些留到日後中日外交部來協商解決,那就等於把日本資產平白無故的拱手相讓了。當初中國國弱,所以打出了“弱國無外交”的言論,現在風水輪流轉,輪到日本國弱,自然要有不能信任外交手段的覺悟。

位於臺北的臺灣綜合銀行在這幾天裡是最忙碌不過的,大批大批的金條、銀條在軍隊的護送之下,送到碼頭運上貨輪。這幾乎是臺灣二十年來所有的財產,當然除了相當一部分花銷到戰爭上面,但餘下的依然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一些日本僑民同樣要在這段時間裡承受尖銳的思想鬥爭,他們既然已經移民到臺灣,在這裡前前後後生活也有十多年的時間。如今中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