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默軒搖頭,這孩子啊,什麼都好,就是有點兒死板。
等凌默軒離開了,小康子忙去了凌旭的書房。
“主子,問到了。”小康子低聲道。
“怎麼回事兒?”凌旭放下手中的紙筆。
“住在那的是一個寡婦,四十多歲了,小有薄產,聽說前階段招了一個上門女婿上門,還是個年輕的,平日裡寶貝的緊,街坊鄰居都沒幾個見過的,只說是個年輕的,不過好像身體不大好,也不大出來走動。”
“上門女婿?”凌旭挑挑眉,“什麼時候來的?”他得進一步確認一下。
“兩個多月前,說是在去府城的路上認識的。”小康子低聲道。
凌旭算算時間,可不就是梁鐵錘他們北上的日子嗎。
可問題是,明明北上的人卻出現在了郭家鎮,這梁鐵錘,是怎麼逃出來的呢?而且還藏身郭家鎮,難道他就不怕被官府發現?
再有,這梁鐵錘口味夠重啊,先是孌、童,現在又跟了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梁鐵錘這人…凌旭失笑,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這都是個奇葩。
凌旭低頭,刷刷在紙張勾勒一副畫像。
“這個人,你記住嘍。”
“是。”小康子接了畫像,仔細看了,這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人,模樣清秀,眉宇間有些難掩的驕傲和得意,很容易讓人認出來。
“這人叫梁鐵錘,你盯著點兒那個院子,想辦法混進去瞧瞧,裡面的人到底是不是他。”凌旭眯著眼睛,這一次,或許他能給小丫頭解決一個永久的麻煩。
梁鐵錘母子,也該消停消停了。
“是。”小康子抱拳,揣好了那張畫像,輕輕退了出去。(未完待續……)
452囑咐
熱熱鬧鬧的三十過去了,梁滿倉兄弟每人分了二兩銀子,給家裡每個人扯了一塊布做新衣裳。
“好不容易賺了錢,幹嘛不自己留著。”梁守山很欣慰,笑著道:“我兒子也知道孝順了,爹以後啊,就有福了。”
“爹,等球球長大了也孝順爹。”哪裡都少不了他,總在刷存在感。
“好,我就等著我兒子給我考個狀元回來呢。”梁守山抱起兒子,雙手這麼一拖就往天上一拋,高興的小傢伙哈哈大笑。
從過年到初六,梁家都洋溢著歡聲笑語。到了初七就有客人陸續上門了。先是凌默軒父子、再是韓家祖孫,甚至福滿樓的福泉和洪記的洪鐸都過來走動了一下。
國人的傳統就是禮尚往來,梁守山又帶著孩子們一一拜訪回去,整個正月都在這樣熱鬧中度過。梁家的暖棚,不僅給他們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因為在鎮上買了鋪子,梁守山正在收拾,準備出了正月就把鋪子開起來,這段日子他們家暖棚的東西也出現在左鄰右舍的家裡,雖然鋪子還沒開張,同附近的人家倒是相熟了。
正月十五凌家約梁家去鎮上看花燈。
梁田田一家人提前搬到了鎮上的新房裡去住,等到了正月十五這天,大傢伙打扮一新,只等著晚上的花燈。
一路上凌旭都抱著球球走在梁田田身邊,小傢伙第一次看花燈。高興的手舞足蹈的。順子抱著虎子,梁滿倉兄弟幫忙照顧弟妹,梁守山和凌默軒一路說說笑笑的。
遠遠的看到一夥人圍在福滿樓門前。大傢伙一愣。
“這福滿樓怎麼了?”梁滿囤推推大哥,“泉叔那邊不是出事兒了吧?”這人也太多了。
梁田田笑了,“就算是出事兒,也是好事兒。”
“什麼意思?”凌旭笑笑,“是不是你知道怎麼回事兒?”
“去看看就知道了。”梁田田帶頭過去,幾個孩子齊刷刷的跟過去,梁守山他們這些大人自然是跟著。
到了跟前才知道。原來是猜燈謎的活動。
“這福泉大掌櫃心思還挺多的,這樣一搞,福滿樓的人氣可更高了。”看著裡面店小二忙的腳不沾地的就知道。福滿樓的生意有多紅火。
就在這時候聽到裡面夥計高喊一聲,“姜公子猜中燈謎,送一道油菜香菇!”有客人被小夥計熱情的引到了福滿樓。
凌默軒啞然失笑,“竟然用這樣的法子招攬顧客。真是別出心裁。別出心裁啊。”
梁守山點頭,“福滿樓交到福泉大掌櫃手裡,他的東家可算是找對人了。”這樣的心思,想不發財都難。福滿樓本來就已經很紅火了,這樣一來只怕這生意要越做越大了。
不時的有人猜中燈謎,不時的有人被請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