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五十五章 歐洲企業很機智

無解啊!

埃米琳站在現場,心裡湧起的就是這樣一個念頭。這個念頭讓她覺得很無助,很沮喪,想哭……

透過規模化生產來降低成本,透過降低成本來佔領市場,而一旦佔領了市場,規模化就成為事實了。這是一個完美的迴圈,任何人也無法指責。

埃米琳當然也能想到,其實中國企業目前的生產規模還達不到他們所聲稱的程度,按照大規模生產的產量來計算成本分攤,是不合理的。但怎麼計算分攤,是企業自己的事情,人家覺得一套裝置能夠製造1000套產品,你能說啥?一旦中國風機企業憑著價格優勢佔領了整個市場,那麼生產1000套產品又有什麼奇怪呢?

那麼,歐洲企業能模仿這種做法嗎?答案是否定的。

中國企業所以敢這樣做,是因為中國正在啟動一個大規模的風電建設規劃,每年的新增裝機容量高達3萬兆瓦。中國企業有十足的信心拿到這些訂單中的大部分,所以他們敢投資去更新工藝裝備,不用擔心這些投資會打了水漂。

而歐洲企業如果也投入同樣多的資金去更新裝置,萬一中國政府突然翻臉,重新撿起國產化率的武器,再和歐盟扯上一年半載的皮,那些歐洲企業新買的裝置就全砸在手裡了。中國每年3萬兆瓦的風電市場,並不是掌握在歐盟手裡的,歐盟不敢給歐洲企業打包票。而沒有政府的背書,哪家企業敢去冒這樣的風險呢?

說起來,人家中國政府根本沒玩什麼陰謀,所有的策略都是擺在明面上的,不怕你歐盟派人來調查,也不怕你歐洲企業抄襲創意。這就難怪中國商務部會如此痛快地答應接受歐盟的調查,難怪徐振波、馮嘯辰這些人在歡迎宴會上會笑得那麼得意。如果歐盟官員早一點知道中國人的安排,就不會提出這個調查要求了。為了這次調查,歐盟同意結束對中國彩電和鋼鐵緊韌體的反傾銷調查,現在看來,真是得不償失了。

“海因茨爾先生,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埃米琳沒有忘記這一趟中國之行的倡導者海因茨爾,她來到海因茨爾身邊,低聲地向他問道。

“無恥!”海因茨爾的嘴唇哆嗦著,“這是徹頭徹尾的無恥行徑!”

他此刻的心情,可以說是出離憤怒了。他想說一點更有份量的話,但卻不知道從何說起,只能是破口大罵了。

埃米琳能夠看到的東西,海因茨爾自然也能看到。中國人玩了一個陽謀,讓人找不出任何一點毛病,同時也找不出破局的辦法。中國人的確是把風機成本降到了他們所標榜的水平上,他們也根本無須隱瞞自己降低成本的方法,因為這種方法是普邁等歐洲企業無法學習的。

普邁現在的產能不到1000兆瓦,年產量只有600多兆瓦,而林重的目標卻是要達到4000兆瓦的產能。生產規模不在一個水平上,你怎麼去和人家拼成本?

林重的產品成本低,除了自身規模化的因素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低廉的採購成本,這同樣得益於生產規模,不過這是指配件廠商的生產規模。同一家配件廠,可以為多家風機廠商提供配件,所以配件廠的規模是按照全中國的風機市場規模來計算的,其成本下降的幅度更大。

普邁要想和中國同行打價格戰,有一個辦法就是轉向中國市場採購配件,利用中國的廉價配件來降低自己的整機價格。可這樣一來,不又正中了中國政府的圈套嗎?中國政府在歐盟的壓力之下,取消了風機國產化率50%的要求,如果歐洲風機企業轉向中國採購配件,這豈不是又把國產化率提起來了?

能夠想到這一點的,可不僅僅是海因茨爾。就在海因茨爾心裡羊駝狂奔之時,雷丁和勒芬韋爾已經拉著李松走到了旁邊,開始與他進行私下切磋:

“李先生,我們能不能請貴公司為我們代工製造機架,我們每年的需求是100套左右。”

“李先生,我們剛剛接下了葡萄牙一個風電場的訂單,裝機容量是300兆瓦,我們想請貴公司為我們做機艙的代工,所有的技術都由我們提供,但除了少數核心部件之外,我們希望能夠在中國完成大多數部件的採購。”

“如果由我們提供技術,由貴公司負責製造,咱們兩家公司聯合參與中國國內的風電場裝置招標,貴公司是否有興趣?”

“我們可以向貴公司轉讓2兆瓦風機的核心製造工藝……”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豈能看不出這件事情裡蘊含的商機。中國企業原本就有勞動力價格上的優勢,現在又在工藝裝置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形成了規模生產的能力,歐洲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