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效的嗎?如果它最終只是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的。比如我們死去,比如我們不在了 這時間裡。那麼它的曾經和現在,甚至是生命的相關方面是不是全部的都沒有了呢?

一如我們好像真的沒有存在過一樣。

總是感覺忘記是那麼簡單的事情,甚至不用想像就已經發生。這也就是未曾存在的關鍵。但我們不願去理會這些和事實到底有什麼關係。因為我們像未曾理解事實和行為之間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一樣,不能理解自己的世界有什麼是切實的。把握一種之後發現不了遺失了的另一些。就像總是會有一種所得,而同時,又能為自己昭示什麼。

就像是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瞭然的去做。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簡單的去做。發現美麗之後總是會發現美麗之外的事實。己無須訴說,也無須去認真的對待。

無奈常常是一種可以被看見的東西。看見然後仔細的瞭解它,然後一無是處的面對它。說明出來自己的無奈。就像白色的茫茫,總是具有自己的形態,但又總是隱匿起自己。因為經歷過一些之後才會發現失望的大多數。在這發現裡,有可憐的事實叫做無奈。而且因此因此發現的是事情往往成為永遠的事情。永遠不在現實之中,也不在現實之外。它屬於那樣的一個世界

永遠不會遙遠,但永遠不會可及。

純在方式 文字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連夜,都下的那麼輕微

連夜 都下的那麼輕微

——科方式

固然,很多事情已經很美麗,但仔細追究起來 卻又不知道是為何種。這美麗——

這是一個落雨的時候,是黑夜,可以不看到很多東西,但是知道有雨在落,知道是在夜的黑色裡。

這裡的微妙之處是,雨成為夜,成為一種想像的現實。成為了雨的聲音。

從來都以為喜歡黑夜,沒有可以說明的理由。就像是總會以為暗夜能夠給予心神以寧靜的方式一樣。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在寂聊的裡面才會發現有些事情是難得的事情,但常常會為自己而成為難得的遺忘。故意失去一些輕易可得的美麗。

喜歡黑夜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屬於那種對現實困頓或不適的人。不只是對天明的白色體系的不滿,而且還有對白色世界的秩序不滿,對白色方式的表現不適。

黑夜所提供的是一片一無所有的東西,甚至稱不上是一個世界樣的什麼東西。它給人的是獨立的空間,方式,活動,表達,理解。在這裡,無須為一種行為解說什麼,爭執什麼。因為首先這一切都是目盲的。所以無須有誰看到什麼,也無須有誰認識什麼。任何人都可以在裡面醉生夢死,都可以寂寞蕭散,都可以夢溪筆談。這是一個真正廣大無邊的世界。

喜歡黑夜的人喜歡一種獨立的方式。那就是對現實界的不合作。他或她或者我們不喜歡觀看別人表現自己的方式,也不希望看到自己處於別人的視界之下的形像,不習慣彼此發生無聊的現實性的關係。而歸根結底,是不喜歡這樣的一個在繁華國孤獨,在秩序中無賴,在關係中殘酷的,世界的表現手法。所以埋沒自己成為面對白色的方式。這也許是存在的一種悲哀,但關鍵是,在行為者的眼裡,這僅有的表達方式是難得的。

黑夜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

這是以黑夜為媒的海子的詩篇中的一句,是很能夠令人喜歡的,因為是很能夠使人深切的感受到他的無奈的。在眾多的以黑夜為媒的人的世界裡,這無疑是一種精神的寫照。黑夜也許是一無所有的,似乎也可以說,因為它的不可見,所以它成為無所不包的了。正如老子的道,可以沒有任何東西,那是因為在那裡它是所以的東西。

“道 常道 非常道”

廣大無邊的東西固然很多,比如宇宙,比如太陽和某種海,比如光。而且關鍵的是,作為黑夜,它對自己並不是忠實的良人——它為光而消遁自己,總是處於流離之中。不但不能和宇宙相比,而且不能和落在地上的大海相媲。那麼它為什麼會為人所喜歡呢?它作為一種不被確實存在的形態?

放逐是靈魂的自我方式。正是基於此點,我們會知道自己的存在之於黑夜如此依賴是處於什麼的原因。靈魂的存在需要純性,這種方式同樣需要一種靜的本質。而黑夜提供了這所有。在黑夜裡,因為不見了被墮落的靈魂,因為無須面對靈魂間的張力,因為夜的恬靜的自我發現,所以幾乎是世界為靈魂找到了一個美好的所在。幾乎就是因此,靈魂在暗夜裡成長開來。而且具有自己的美好的理解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