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著的’”遊酢沉聲,“而且這物種包括我們人類自己。”
沉默!
楊時、程頤、遊酢都陷入了沉默之中,雖然程頤在採訪訪談中,肯定了物種是變化的這一結論,可是那個物種並沒有包括人類自身進去。
而洛學是在儒家學說基礎之上發展起來。
因此儒家學說中的一些根是沒有變的,洛學中人類是不同的,人是‘上天之子’,是可以天人感應,是要以儒家倫理,以三綱五常,以忠孝仁義為行為準則的,這不同其它物種。
第五卷天龍寺第四章不同的路
“如果”
程頤緩緩開口,“如果人類一直是在進化,那麼我們千百萬年前是什麼模樣千百萬年後又是什麼模樣,億萬年之後又會變成什麼樣”
“如果他們這一次是錯誤的,或許物種的變化,並不包括人類,那麼”
“這天下其他物種千百萬年前是什麼樣,千百萬年後又會是什麼模樣猴子會不會進化成猩猩,猿會不會進化成站立走路,能夠說話”
楊時、遊酢再次沉默,是啊,倘若這一次段無丙的長生訣成果是真實的,那麼武道界必然要詢問一個清楚明白,人千萬年前是什麼樣,將來又會進化成什麼樣老天倒底是如何安排的
而這天下其他無數物種,又是如何進化來的會進化成什麼樣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段海峰整本物種起源之中,就這一句話是老夫最讚賞的。←,”程頤沉聲道,“無疑,段海峰的進化論是配合著環境的變化論而同步進行的,也就是環境在變化,物種也在變化,物種的變化是為了適應環境,而環境”
程頤眼睛閃著光:“段海峰在物種起源中講了一些地理知識,說什麼地殼變動,以他的觀點,我們所處的這一大地,有些地方在千百萬年前是海洋,這又是真的麼”
“老師,我們肉眼所能看到,所能感應到的這世間的環境變化並不大。無非就是四季交替而已,其他的開山造路。興建水利等等,對整個物種的影響並不大,所以這物種是變化的的意思是不是這些物種也像天道一樣,東昇西落,四季交替”
程頤沒有說話,只是看著遠方思索著。
遊酢笑了一下。也知道自己的話看似有道理。其實極為可笑,物種是變化的這一句話重點在於一個種字,而四季交替這種環境的變化才多久按適者生存的道理,這種四季交替的環境變化只是對那些一生壽命不超過一年的物種稍有影響,對於人、豬、牛、猴子這樣的生命動輒數年、數十年的大型動物來說就完全不適合了。
“老師,你說物種起源裡的觀點,會不會是正確的”楊時沉聲開口。
“會是正確的”程頤身子一顫,彷彿一道光突然穿過迷霧一樣,程頤生平讀過的書。想過的道理,各種見識閱歷浮上腦海,他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不不可能是正確,可是為何沒有。沒有解釋”程頤腦海中捲起風暴,“我這一生讀過的書數之不盡,凡是儒家經典,無有不弄來讀,可是孔夫子對一切的解釋,先人對一切的解釋,看似有解釋。可是這解釋根本還不夠。”
“在以前是夠了,可是自秦仙傲工具論面世以來”
“自倫理學原理面世以來,自這本物種起源面世以來,一與秦仙傲、段海峰的學說相比,他們的解釋太粗淺了。”
“孔子提倡這,提倡那,除了不多的解釋外,是因為這些仁義道德,禮節都是源自周朝。”
“所以,與物種相比,他們的天人反感,完全就像是蠻不講理。”
“一個是正正規規講道理,一個是蠻不講理,我該信誰我能夠信誰”
風暴在程頤腦海中越來越瘋狂,其實儒家在某些方面不夠嚴謹,程頤一直以來都是知道,並且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甚至早期覺得這些本來就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道理太大,就言語就講不清了,靠的是人的悟性。
可是秦仙傲橫空出世,先是白話文,再是工具論,而後一次次提倡嚴謹治學,而後拿出了震驚世人的完全用工具論方式治出來的幾何原本,再而後又拿出了倫理學原理。
倫理道德無法嚴謹化,可是秦仙傲卻行。
倫理學原理對程頤的打擊很大,不僅當時讓他走火入魔,即便是之後一直以來,都受影響,只是很多時候程頤依然在自欺欺人,認為倫理學原理雖然比較嚴謹,可不照樣沒將真正的倫理學講得透徹
倫理學原理講得還不夠,程頤心中自然也能找到理由,可是這一本物種起源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