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疑這篇文章真正的有識之士都能夠看出,是典型的你穿白衣,說穿得淡了。穿紅衣又說豔了,綠的便是俗了……雞蛋裡挑骨頭。
可是真正懂的。
肯去自己思索,比較的畢竟太少。再加上這《論語正義》讀得懂的不多,能完全分析明白的更不多。這種情況下,要說書好書壞,眾人自然不會自己去得出結論,只能靠權威,所以,這篇文章一出,沒有別的文章下。而且又是報上登出來。
後世都有很多人對媒體所言十分篤信,甚少懷疑,更何況這時。
於是乎,這便成了權威。
文人自古相輕。
段海峰版的《論語正義》越是寫得好。就越是有文人嫉妒,醋味濃濃之下,先前因為大勢所趨,大家都說書好,他們不好去強烈怦擊書。
如今有人打破了第一扇窗戶,那還等什麼?
於是乎一湧而上。
當然有批判的。也有真正品德高尚,為段海峰《論語正義》鳴不平者。
爭議!
由以前的爭議《論語》釋義,變成了爭議‘七宗罪’。
也就在這時新一期報上又登了一則採訪稿,難得的程頤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並對段海峰《論語正義》發表了不少意見。
“伊川先生如何看待‘段海峰論語正義七宗罪’這篇文章?”
“七宗罪這篇文章首先肯定了《論語正義》這部書很不錯,這是老夫認為可貴的地方,因為《論語正義》確實下了工夫,段海峰這個大理人,能將《論語》鑽研到如此地步,也確實值得人佩服。至於七宗罪文中,將《論語正義》的不妥之處,歸納為七大條,這七大條老夫稍微看了一下,並沒有多做研究,只能說些表面看法。”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此文對《論語正義》的批評過份了點,七條大罪我不是說他說得沒道理,有沒有理,白紙黑字,天下人看在眼裡。而是段海峰是大理人,我們作為一個宋人,不應該對他如此嚴苛,我們應該提倡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這篇七宗罪的作者署名‘屈原魂’,屈原有一句有名的話叫做‘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想必此人是見天下皆在為段海峰《論語正義》狂歡,將之捧為經典,字字認為是金科玉律,故而不忿,方才寫此文以警醒世人,因此,他寫得過份,我們也無可厚非。”
“伊川先生此言是大體肯定了‘七宗罪’所言?”
“老夫能說的剛剛已經說了。”
“那伊川先生自己如何看待段海峰先生的《論語正義》?”
“後生可畏,段海峰能寫出這麼一本《論語正義》,老夫第一眼看到,便是極度驚訝,此書水準極高已無需老夫贅言,老夫只說一句,這本書與劉琴版的《論語集註》,秦仙傲等人的《論語正義》一樣,都不是一時片刻便能成功的。”
“您認為寫成這麼一本書,大體需要多長時間?”
“比劉琴版的《論語集註》,秦仙傲等人的《論語正義》只多不少,甚至老夫有一個懷疑,此書早已經印刷好。”
“早已印刷好?可是段海峰說是這兩個月印刷的?不知您如何解讀。”
“我不知道段海峰是什麼意思,以老夫的見識,印刷一本書,尤其是像他《論語正義》這樣的一本書,沒有一年時間是難以成功的,這事。在印刷界是共識,而且你看他那書雕板極佳,字字不比黃豆大,卻字字清晰入目。這所費功夫就更大數倍,因此老夫對他的說法很是迷惑。”
……
程頤的話雖然並沒有直接肯定七宗罪的觀點,但只是不是腦子進水的,都能從他的話裡看出,他是認同七宗罪對《論語正義》的七大條批評的。
如果說‘屈原魂’還有人懷疑。
有人認為是秦仙傲的筆名。秦仙傲不好明著去怦擊段海峰,故而用‘屈原魂’的名義來怦擊。
可程頤卻是權威,即便最近《論語》註疏一再打他臉,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數十年聲望,數十年累積的人脈關係,數十年治學,講課,桃李滿天下,再加上司馬光、文彥博、蘇軾等人的吹捧所得來的影響哪裡是那麼容易消除的。
程頤這一炮。
便如吹響了怦擊、批評《論語正義》的衝鋒號一樣。
頓時群情湧動。很多原本不屑於七宗罪文章觀點的,也開始反思,懷疑是不是自己真錯了,也開始轉變口風,批評起《論語正義》來,而那些原本就酸溜溜,嫉妒段海峰的文人更是一個個如同打了雞血,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