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賢文》就是後世的《增廣賢文》,真正的《增廣賢文》,經過一朝朝,一代代無數人添補,幾乎寫盡一切,不可能沒寫到程頤所想,只是秦朝這一部《增廣賢文》是在秦朝幼年記憶不是很佳時聽別人讀過的,聽多了自然便記住了很多,可終歸沒有認真去記過,‘偏科’嚴重,聽過了的自然記得清清楚楚,沒聽過的,也只能儘自己能力添補上。
“沒寫上?”楊時、遊酢更是瞪眼,他們眼中,根本看不出有哪裡秦仙傲沒寫到。
“老師高明!”楊時、遊酢連佩服道,“這些瑕疵也就老師看出來了,我們可沒看出。”
“有什麼好高明的,看人漏洞容易,自己寫……我怕未必寫得比秦仙傲好。”程頤笑道,背手走入書房,“這秦仙傲上一部《三字經》是推崇儒家,這一部《古今賢文》又在捧道家,若是邵伯溫那一家子看到,恐怕大起知己之感,這秦仙傲一會道,一會儒,還有他這已經丟擲了《三字經》、《古今賢文》,這兩本都已經是至善至美的好文,可他倒好,居然又在後面寫題記,說要丟擲第三本?”
“他當這寫開蒙教材是……”程頤臉色怪異,“還有,他倒底在玩什麼,以此來向諸派示好麼?”
……
第五卷天龍寺第二百零一章越強越可怕
此刻司馬光看著手中的報紙,陷入了長久的沉默,報上《古今賢文》他一個小時前就看完了。‘增廣’中句子沒什麼難理解的,可是……
“這本《古今賢文》用詞不是四字一句,也不是三字一句,而是有長有短,彷彿詞一樣任意而為,只是講究對仗,這又是創新,而且……”
“書是好書,比《三字經》有過之而無不及。”司馬光低聲說道。
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林’走天下。
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書中,像《幼學瓊林》、《弟子規》等等經典極多,可是真正傳到後世依然影響甚大,甚至深入到民間每一個角落的除了《三字經》,就是《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尤其深入,這種深入已經到了讓人感覺不到,就像一個出生在中國的中國人,會說漢語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或者有什麼大不同。
增廣中的格言因為過於經典已經融入到了老百姓生活話語中,即便從未讀過《增廣賢文》的人,也會很自然的嘴裡冒出《增廣賢文》中的話,卻不自知,不認為這是增廣中的,因此嚴格說來它在後世比《三字經》影響更深遠。
偏偏武道界大佬們不是不識貨的人。
“確是好書,難怪秦仙傲上期報紙如此自信的宣告丟擲這篇。”司馬康也感嘆,他看向司馬光,司馬光臉色不是很好看。
“父親,你在擔心什麼?”
“我大宋有這樣的年青俊傑出現,我司馬光應該開心,你擔心什麼?”司馬光微微搖了搖頭,“可是看了這書,就讓我想起當年的王介甫呀。”
“王安石?”司馬康默然。
王安石年輕時就是以文名於世,王安石文動筆如飛,初若不經意,既成,見者皆服其精妙。
“你看秦仙傲寫文章。不用多長時間,奇篇鉅著便傾洩而出,而且還……這《三字經》大家不皆服其精妙?這《古今賢文》我們不服其精妙?”司馬光低嘆道。
司馬康心中也搖頭。
王安石與秦仙傲相比,在文上面。無論怎麼比,都很相似。王安石年輕時中進士後,同科進士遊覽金陵,考官命所有進士皆以‘金陵懷古’作詞,王安石一文寫出。蘇軾見了後大驚失色,半響無語說出一句至今仍然廣泛流傳的話‘此老乃野狐精也’。
蘇軾用這話第一次稱讚王安石的作品後,之後每一次王安石作品出來,蘇軾都是用這話來讚歎。
文學角度,王安石有力的推動了詩特殊時期新運動,掃除宋初風靡一時的浮華,而‘經學’上,王安石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使現在大宋一種新的學風形成。
“秦仙傲若只是像王安石也罷,偏偏。”司馬光低聲道,“王安石詩、文、詞雖妙,然而他文學主張,過於強調‘實用’,藝術作用往往不足,不少詩文,議論說理成分過重,硬瘦而缺少形象性和韻味,還有一些詩篇。論禪說佛理,晦澀乾枯,秦仙傲倡議白話文,我原本以為也是接了這個風……”
“可是秦仙傲的白話文。”司馬光搖頭。
“秦仙傲的白話文。他用心寫,天下能寫得比他好的只能看後人。”司馬康苦笑道。
“白話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