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紛紛的喜形於色。
可惜的是,耽羅島的產出非常有限,一時之間也找不到什麼值錢的貨物,否則雙邊貿易做下去,利潤又能夠大幅增長。
當然,艦隊在耽羅島也並非是一無所獲,比如島上有朝鮮海女捕撈海魚、珍珠的傳統。由於島上經濟閉塞,珍珠的價格頗為低廉。珍珠以渾圓、色澤、大小三個主要標準來衡量價值。
珍珠有九品,直徑五分至一寸左右的為“大品”;一邊扁平,一邊如倒置鐵鍋狀的為“璫殊”,也是珍品。大品、珍品的珍珠,是無價之寶,一粒可以值錢數千銀子。
除此之外,色澤較為好,重量一分以上價值6兩銀子、重量2分以上至少值40兩銀子。
而光澤不佳的珍珠,重量兩分值4兩銀子。色澤不佳珍珠,800顆加起來重一兩的,稱為“八百子”,價值10兩銀子。1000顆加起來重1兩的,名曰“千正”,僅值8兩銀子。
以上是大明的珍珠消費市場的參考資料。
耽羅島的珍珠,根本沒有分的那麼細緻,基本是按照1兩珍珠5兩銀子的價格賣。回去稍微挑揀,基本符合八百子、千正的標準。而有精力進行精挑細選,弄好能夠跳出質量好的珍珠。
艦隊後勤人員進行商量之後,用一萬兩銀子,換取了比5萬兩珍珠。將珍珠運回大明,應該屬於穩賺不賠的生意。
第二一六章 返航、炮擊、旅順
耽羅島殖民總督府,原是濟州牧官府衙門,佔地20餘畝。周圍原是兵員和荒地,總督府當局上臺後,便對周邊地區進行了拆遷重建,興建起一座座嶄新的磚瓦房。這些磚瓦房的主人,大多數皆是大明的移民。
大明的移民,抱團定居在一起,也是為了更好的進行殖民統治。畢竟,殖民統治是***裸的利用本土移民來壓榨當地土著。
歐洲資本主義來到世間,是透過吸亞、非、拉、澳等等地區殖民地土著的鮮血,從而澆灌出了工業革命這朵人類世界有史以來最絢麗的花朵。
很多的美麗,都從醜陋中誕生。而很多的正義,初始都是邪惡!
工業化的積累,不外乎是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沒有殖民地的國家,從農業社會轉型到工業社會,往往是利用工農業剪刀差,掠奪自己國家的百姓。如此一來,工業化初期的積累,伴隨很多本國農民的赤貧和手工業者破產為代價的陣痛。
所以,天津特區為主的大明工業化發展,儘可能的將陣痛轉移到海外市場。而海外市場,也只有殖民地能夠讓大明工業資本順心如意的掠奪生產原料和傾銷商品。
殖民地是資本和工業發展的踏腳石,不過很多的國家迷失在殖民獲得財富,而根本沒有意識到用殖民的財富來推進本土工業化發展的目的。
17世紀最成功殖民的是西班牙人,他們在美洲等地圈佔了最肥美的殖民地。每年產出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金銀寶石,但是西班牙人用殖民地運到本土的金銀,從別的國家購買大量奢侈品進行消費,而並未在本土促進工業發展。所以,西班牙人僅是個紙老虎。
而17世紀初才成立的荷蘭人東印度公司,此時還在處於發展和開拓時期,並未形成龐大的殖民帝國。
英國人僅僅在印度設立了面積很小的據點,直到幾十年後,才找到吞併印度的機會。而沒有吞併印度的英國。離後來的“日不落帝國”還很遙遠。
而被英國殖民數百年的印度,在後世哪怕恢復獨立,也很難擺脫殖民陰影。記得後世有學者提出一種假說——被殖民200年以上的國家,殖民烙印將會深入骨髓,哪怕殖民地獲得獨立。今後也很難成為偉大的國家。
鄭芝豹等等水師軍官。進入城中,好奇的打量這個大明首個殖民城市——衣衫整潔的大明移民,與灰頭土臉的朝鮮土著形成鮮明的對比。
每一個大明移民來到這座城市冒險,殖民當局會給予這些移民家庭一套房子。以及按照人口數量給予每名移民兩套夏裝、兩套冬裝。而每一名本土移民來到了這座城市,殖民政府會根據其技能和特長,安排一份薪水優厚的工作。而殖民地,還建立了華人學堂,對於兒童提供免費的義務教育。
對於朝鮮土著。想要住大明移民同樣的房子可以——花錢買!穿大明移民一樣的新衣可以——花錢買!想要上學——交學費。
而且對不起,沒有學校裡面沒有朝鮮語教學,只有漢語教學。不過,17世紀的朝鮮士大夫階層,從小便接受純正的儒家漢語教學,朝鮮的科舉考試,也純粹是是中國文字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