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學醫的書院主要就是培養醫女和醫侍。不需要他們一定會多麼高深的醫術,只要他們能夠懂一些最基本的醫理就好。等將來如果建成了專門給女子看病的醫館的話,可以讓醫女們給女郎中打下手。如果有人出高的月銀請她們去後院照顧女眷的話也可以。至於醫侍我最想要培養的是能夠到戰場上救治傷員的人。我後面不是寫了他們詳細的晉升計劃了嗎?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從事這個行業。”
☆、第二百九十四章 商議(二)
“那你需要爹爹做什麼?”王子義詢問道。
“將來建女子醫館,我打算叫詹事府的人去做。但培養人這塊,我想要讓爹爹幫著組建這個書院。這個書院將來如果發展好的話,爹爹就是創始人,就是先驅者。弄不好還是能記入史冊的大事。咱們家需要的更多的是名聲。”王姒寶將話說的十分直白。
“這個我試試看吧。”王子義想了想建議道:“咱們要建的話也要區分男女,最好分成男女書院兩部分。女子那塊最好由你負責。”
對啊,這可不是現代醫學院,實習男醫生還可以去看產婦生孩子。
給人看病救治不同於別的,隨時都要檢視病人的身體。男女身體結構又不同,這裡男女大妨又那麼重,確實是不但應該分開來授課,最好還是分成男女書院比較好。自家老爹這個提議倒是給她提了個醒。
於是王姒寶贊同道:“那這個問題就如爹爹所說,等這個學醫的書院建成後,最好分成女院和男院兩個部分。”
餘下幾人又討論一下建書院的一些細節,比如將書院建在哪裡?書院每次最好招收多少人?書院的先生從哪裡聘請等等。
等商討完這些,王裕洵開口問道:“對了寶妹,你剛剛說有兩件事,另外一件事是什麼?”
王姒寶毫不隱瞞的說道:“我還想建兩、三家大型書院,就像是皇家書院那種。最好分南北設立,好籠絡韶國更多的學子。如果建成的話,將來咱們老王家即使退出朝堂,也不會有人敢輕視咱們。”
這話說的實在是直白。這個時代最講究尊師重道。將來只要來書院上學的人就都屬於他們家的學生。可想而知,等這些人成才後,會給他們家增加多少的人脈和資源。
王姒寶話說的直白,甚至有些功利在其中。不過王子義和王裕洵聽著卻是十分的舒坦。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他家寶妹就是不一樣,即使出嫁了還能為孃家著想。
按理來說,這是這個時代出嫁女的大忌。
這裡講究的是出嫁從夫。也就是說女子出嫁後應該完全聽從夫家的命令列事。和孃家幾乎就屬於畫上句號了。
但王姒寶個人卻覺得有些女人嫁出去之後不想著孃家這點真的有些蠢。這裡的現實是女人孃家地位的高低實際上會決定女人在婆家地位的高低,會直接關係到女人在婆家生活的好壞和話語權。
不過王姒寶現在嫁的婆家可以說是韶國目前最高的了,自家孃家也唯有造反方能超過婆家。當然那個想都不用想了。這就註定了,她孃家無法用自家權勢和地位去碾壓婆家。
但是如果自家孃家在韶國地位高,有一定的話語權的話,外人就是想要給她添堵都要考慮考慮。最直接的添堵方式當然是給朱臨溪送人,送各種各樣的女人。
雖然目前沒人這樣做,但不代表沒人心裡這樣想。假如朱臨溪他們一家地位再進一步的話,就會有人以什麼為了充盈後宮,為了皇室開枝散葉這樣的藉口,正大光明的給朱臨溪添人。雖然朱臨溪不可能要,但是隻要有人這樣說和這樣做,估計不管哪個女人聽到後,心裡都不會太舒服。
王姒寶倒是要看看,他們老王家如果在朝堂上跺跺腳都要抖三抖的情況下,到時候誰還會有那樣大的膽子敢提出來?只要有人敢提,王姒寶就敢給那家添人,直到把他們家的後院鬧個雞犬不寧才考慮要不要罷手。
王子義可不知道自家小女兒還有如此兇殘的一面。他在仔細想了想王姒寶的提以後,點頭表示贊同:“這個建議不錯。但是如果要建立書院的話,最好不要以我個人的名義建,還是以咱們老王家家族的名義建比較好一些。”
朝堂上規定做官的不能經商,但是開書院卻不在此範疇。雖然開書院同樣是賺錢,但是其性質在外人看來卻完全不同。不但不讓人覺得市儈,而且還會被人所尊崇。
王子義之所以不計較個人名利,為的不過是給家族掙名分,掙產業,給子孫後代鋪路。
“嗯。但是還是要打著爹爹的名號行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