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早朝上,當中彈劾張凡和戚繼光二人的。他所彈劾的內容自然就是,二人面對佔著蘇州城的萬餘扶桑敵軍,手握比之敵軍更加厲害的火器,卻遲遲沒有進攻的打算。總之,這就是要彈劾他們指揮作戰不利,讓外族軍隊在中原大地上佔了一座大城,還遲遲沒有出兵收回的打算。
說來說去,高拱所要彈劾的就是張凡一個,畢竟按照如今朝中的形式發展下去,不出意外的話,以後會對他高拱造成麻煩的人就是張凡了。他倒還真不怕張居正能搞出什麼事情來,畢竟此刻的他才是內閣的首輔大臣,而且還有一個郭樸在自己身旁幫襯著。而張居正只不過是一個人,他一個人的聲音是沒有多大的。而剩下的李春芳,沒有事情的時候還能說上兩句;若是出了什麼小事,那他最多就是“嗯”幾聲,絕對不會說什麼的;而若是發生了什麼需要聽取意見的大事之時,李春芳絕對是不會發出任何聲音的,除非皇帝直接向他發問,不然他就會一直神遊太虛。
而高拱唯一擔心的一個人就是張凡,當然他擔心張凡的理由也是非常充分的。一來,這張凡正是他高拱的死對頭張居正的學生,而且如今的張凡深得隆慶的寵信,又是當今太子朱翊鈞的太傅,關係也是好得很。在高拱看來,這當然是會對他造成妨礙的。
二來就是,張凡如今的身份了。如今張凡掌管著錦衣衛,雖然他是個狀元出身,又是連中三元的身份,但是他畢竟是個文人。讓一個文人去掌管錦衣衛,大明朝之前的歷史上並不是沒有過,但是那些人都做不長。而張凡有些不同,他現在幾乎是已經得到了當代和下一代兩代皇帝的寵信,想要讓他被罷免官職,恐怕是難得很了。而且前幾天,張凡破獲了艱難特大貪瀆案件的訊息已經被隆慶公佈了出來,看到隆慶當時那股子興奮到不行的樣子,高拱就知道張凡將要在錦衣衛都指揮使這個掌著實權的位置上呆上好久了。
而這件事情還不是他最最擔心的,他所擔心的事情是,作為錦衣衛的都指揮使,張凡有單獨覲見隆慶的權利。這個可謂是所有朝臣都夢寐以求的權利,單獨覲見皇帝,向皇帝表述自己的想法,旁邊卻是沒有自己的仇家來打擾反對,這種事情,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而張凡讓高拱擔心的還不知這一點。另外一個人,另外一個有著單獨覲見皇帝權利的人,當今東廠的廠督,馮寶,他跟張凡二人之間的關係也是不錯。而且如今的馮寶年紀並不大,要知道,這東廠的廠督,要麼就是做了什麼皇帝不許的事情被換下,要麼就是他自己的原因,老了或者死了什麼的,要不然幾乎就不會換掉這個人。
再加上,高拱心裡也明白的很,他推薦上司禮監掌印太監位置的那個孟衝根本就不是那塊料,估計他的時間也不多了。可是等到那個時候,高拱就再也找不出一個可以和馮寶相爭的太監去推薦了。那樣一來的話,掌印太監的位置非馮寶莫屬。如此一來,就是有了兩個可以單獨覲見皇帝的人了,而其其中一個張凡,他的老師張居正和自己有間隙;而兩外一個人,馮寶就是直接跟自己有仇了。這怎麼能不讓高拱擔心。
所以高拱策劃了這麼久,若是江南那邊長時間沒有進攻蘇州的話,他就彈劾張凡、戚繼光二人貽誤戰機;而若是戚繼光下令強攻的話,必定會死傷很多人,在他看來,戚繼光是絕對不會同意的,而且就算是那樣,他也可以彈劾兩人胡亂用兵,害死將是無數。
而且,他都對朝廷上會有的反應做出了考慮。他知道隆慶必定會反對,而他早就已經是想好了一番話,用祖宗大業來壓隆慶。那麼一來,即使是隆慶,面對著滿朝文武也是沒有辦法包庇張凡了,必然是要做出對張凡的一些處罰。而關於那些處罰,高拱也是已經打好了要插上幾句的打算,他知道隆慶是一定會手下留情的,他決不允許那樣的事情發生。
只不過,他所要對付的只是張凡而已,戚繼光只不過是個犧牲品而已,畢竟若是單獨彈劾一個的話,他的意圖就太過明顯了。即使人們都能夠看出來,高拱還是要“掩人耳目”一番,這樣才會顯得自己“大公無私”。這,其實當官的人誰都會,誰也都做過。
總而言之,美滋滋的高拱乘著轎子去上朝了。
大明朝的早朝其實頗有特點,要麼各個朝臣互相爭論不休,有如一場驚天大戰一般;要麼就是沉悶到了極點,幾十號人物加上皇帝,連個屁都沒有,甚至有的時候,皇帝都不會到場。
而自從隆慶登基之後,這幾年以來,群臣也是逐漸地弄懂了這個皇帝的心思。隆慶雖然他這人好色非常,平日裡的用度也是奢侈的很。但是說來說去,隆慶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