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部分

不用你的國號,不用你的年號。譬如古人陶淵明,他作詩 作文素來沒有記年號,只記干支甲子乙丑之類。為什麼陶淵

明這樣?他表示不奉正朔,因為陶淵明是晉朝人,他不肯為 五斗米折腰。那時是南北朝宋齊梁開始的宋代,叫劉宋,皇 I 帝叫劉裕,種田的出身。說到劉裕,當了皇帝以後,皇宮裡 4 有一間密室,裡頭擺了一張木頭釘的破床,還有種田的鬥 笠、蓑衣、鋤頭,他不忘本。他雖當皇帝,有時心裡煩起 來,就開啟那個房間進去,算不定在裡頭閉關,兩三天再出 來。近代有一位畫家溥儒先生,他是滿洲人,跟宣統是皇族 的兄弟,所以他作的詩畫沒有寫中華民國年號,也是寫甲 子、丙寅等干支紀年。

我們現在改用陽曆,從文化立場來講,我始終不以為 然,這個是奉了洋人的正朔。四海一家可以,但是正朔是一 個國家民族的系統,你們年輕人要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幾千 年來是陰陽合曆的,二十四個節氣用的是陽曆,是用太陽行 度計算的。但是我們算月份呢,這就是中國這個天文同曆法 的科學了,海水漲落、農忙季節是用陰曆。

這種物理的現象同天體的關係,與身體的內部的變化一 樣。老年人生病有時候就過不了節氣,過了這個節就過一個 關。有時硬過不了節,管你氧氣什麼氣來救都沒有辦法,我 們身體上就有這個作用。再譬如,學過解剖學就知道,我們 腦神經有十二對,像雷達一樣,全部齊向外面,同宇宙間這 個電感通的。所以你打坐修道,懂了這些非常有幫助,這就 是一個科學,人體本身內部也是個科學。

你會昏現嗎

他說這個時候,“一點真火,隱然沉在北海中,謂之潛

|135|

潭見象,發散精光”,他說當我們打坐修道,真正定下去靜 到了極點時,什麼都不知道了。有些學佛的人認為這就是昏 1 沉!學佛修定最怕昏沉,道家跟佛家的差別就在這個地方。 道家說不怕你昏沉,你還做不到昏沉呢!打坐做工夫,坐到 了昏沉再說啊。你能不能坐在那裡睡覺?你睡不著,因為還 有兩條腿,腿發麻了趕快下座,你才昏沉不了呢!有學佛的 說,那個不是真的空,那是頑空,頑就是冥頑不靈,就是糊 裡糊塗。我就告訴那些學佛的朋友,管他真空也好,頑空也 好,你來一下再說吧。到達了頑空,你說這個我不要才算本 事。你頑空都沒有達到,還怕自己頑空!就像很多人說自己 不求財,如果你賺了幾億硬不要,那還可以吹吹。

“潛潭見象,發散精光”,就是陽氣下沉的現象。有些道 書上講的不同,把這個現象叫做“天人地中”。所以有一派 打起坐來把頭彎到肚子裡去,以為這叫做“潛潭見象,發散

稩尤0

實際上這一派道家的法門,是從佛家白骨觀來的,前面 已經說過。白骨觀修到某一步,叫你觀想這個頭沒有了,頭 放在腹腔裡,有意把它沉下去。不過真正要做到“潛潭見 象,發散精光”的觀想,或者思想把天人地中,也做不到。 如果做到了靜極,陰極了,忘記了頭,忘記了感受,沉下 來,這一沉下來不曉得會多久。真到那個境界,算不定七天 都不動的!所以修道做工夫需要人護法,也叫做道侶道伴, 要有個內行人在旁邊招呼才行。所謂招呼,是天氣變涼了拿 衣被輕輕給他蓋著,當然鼻子通氣的地方都給他露出來,讓 他自然,算不定七天、二十一天,或半個鐘頭、一個時辰他 |136| 一

就轉過來了。轉過來就很嚴重了,因為真陽來了,陽氣上 升,“發散精光”就出來了。

這同每月的現象一樣,“迨精光漸漸逼露,一日二日以 至三日”,就是陰曆的初一初二初三。“正值未申之交,昴日 畢月,二宿度上,庚方之上”,這裡要注意啊!這是中原地 區的文化,唐代就叫“中華”,古代歷史上稱“中州”。《易 經》、《河洛理數》,都在中州,以開封、洛陽這一帶為標準。 假使雲南或東南亞的人來看這個書,會感覺古人很不科學。 所以現在給大家宣告,這個《易經》所講天文現象,是以中 州文化為標準的。

天體變化影響人

每個月初三的時候,“正值未申之交”,“未”就是下午 一點至三點,“申”是下午三點到五點。因季節不同而略有 偏差。這個季節的道理,是站在中國這個地面仰頭看。假使 用天文望遠鏡,它講得很準確,到了下午的四五點鐘,每月 陰曆初三,月亮巳經在西面出現了,但是我們看不見,因為 太陽沒有下去,光度給它掩沒了。實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