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但在寧州,登州等地已是非常炎熱了,寧王大撤退時的肆意破壞讓寧登等地受到了極大的摧殘,糧食幾乎被搜刮一空,長勢本來甚好的青苗破壞嚴重,眼見著秋收是沒有指望了,這讓剛剛被調來任寧登總督的李思之異常地頭痛.
民以食為天,現在寧登兩地面臨的就是這個重大的問題.而李清特地將大伯李思之從蘆州調來擔任寧登總督,看中的正是大伯多年的在地方執政的經驗,眼下這個地區的嚴峻嚴勢,不是一般人能應對得了的.
即便李思之經驗豐富,在面對著這個亂攤子時也是有些計窮,現在還談不上別的,首先便是要讓百姓能活命,否則,寧登地區必亂,餓得發狂的饑民是什麼都做得出來的.
要讓百姓活下來,就得有糧食,但糧食從那裡來呢?
翼州有糧,但翼州要支援過山風十數萬大軍的作戰,同時還還要支援全州,金州兩地,根本沒有多餘的糧食,而定州本土,亦只能自給自足,即便能從牙縫裡擠出來一些,面對著寧登兩地,也是杯水車薪,而且路途遙遠,運送成本極其高昂.
雖然如此,但李清還是下令儘可能地向這兩地輸送糧食,眼下,李思之能指望的只能是遼瀋兩地了.遼瀋兩地本就是產糧大州,在這次大戰之中,順州,衛州破壞嚴重,但由於曾逸凡身亡,曾充攜曾氏宗族投降,這兩地倒是差不多全須全尾地保留了下來.
不過遼瀋雖然有糧,卻也要等到秋收之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