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四更,府內一片寧靜。
大廳裡的曹琳就像只溫順的小貓,早已趴在父親腿上睡著。
周揚簡單的暗示,卻讓王允不知道應該將這素不相識的人哄出去,還是正面回答,心裡沒了主意,便希望曹操能夠代替回答。
曹操卻不動聲色地繼續喝酒,語氣平和地問道:“漢室有何危難?”
周揚心想若不再說出些實質性的話題,便會讓曹操瞧不起自己,也會讓王允看不起了。
將來就算投靠曹操,也不會與他坦然相待了。
曹操自顧自地飲酒,而王允卻好奇地等待著,不知道他會說出一番什麼豪情狀語來。
只見周揚連喝數杯酒以壯膽,然後站了起來,索性走到廳中央,擺出了副視死如歸的樣子,準備向兩人痛陳厲害。
第三十七章:拉籠手段
司徒府內,周揚壯著酒膽起身離席。wWW。
他站在大廳中間,傲然說道:“北方鮮卑烏恆皆蠢蠢欲動,各邊境外患虎視耿耿;內部又經十常侍橫徵暴斂,公然賣官,以致民不聊生,各地暴民紛紛揭竿而起,響應黃巾號召;如今黃巾餘黨尚存,卻又來了比十常侍更難對付的西涼軍,漢室有何危難,由此可見一斑。”
王允早已聽得臉色變了數次,曹操卻仍然不動如山,淡然問道:“那你有何高見?”
周揚霍然答道:“董卓患亂更勝十常侍,須派一高手將他行刺。
曹操微笑地望著王允,繼續喝酒。
周揚終於意識到,自己是被曹操慢慢地引匯出了他想說的話,同時也等待著王允送刀給曹操,讓他去行刺董卓。
這樣一來,曹操就可以刺董假獻刀,然後逃離洛陽去陳留起兵了,只不過曹琳該如何安置?
只見王允沉思了一會,果斷地起身離開。
周揚知道他要去取刀了,便和曹操對坐著,微笑地舉起酒杯品嚐。
曹操也將杯中酒一口氣倒入喉中,舒服地喘了口酒氣。
不一會兒,王允袖中藏物地走入廳中,神秘兮兮地望了一眼曹操,然後來到周揚跟前,掏出包著布裹的寶刀,說道:“天降英才,中興漢室指日可望,此乃七星寶刀,必能助周壯士行刺成功。”
周揚倒吸了口涼氣,瞧了一眼仍在獨自飲酒的曹操,心裡已經很明白了。
即然走到了這一步,逃避也不是辦法,也不可能說歷史中記載應該是由曹操去刺董,只能硬著頭皮接過七星寶刀,沒想到最後竟是由自己,代替曹操去刺董。
幸虧蘇辰不在身邊,要不然假行刺就會變成真行刺,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王允坐回首座,舉起酒杯說道:“老夫敬周壯士一杯。”
周揚將七星寶刀握在手中,雖然隔著一層布裹,卻能夠感受到此刀透出的寒氣,心中暗贊。
曹操在一旁笑道:“那麼周壯士打算如何刺董呢?”
於是周揚把自己暫投董卓,以及和李儒之間事情如實相告之後,才道:“再加上王大人暗中幫助,讓我有更多機會接近董卓的話,便可以窺機下手了。”
這時候,趴在父親腿上的曹琳醒了,搓了搓惺鬆的睡眼,剛好看到周揚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立馬打起精神,迷戀地望著他。
王允和曹操心照不宣地互望了一眼,都知道這小丫頭片子醒來,就不再說刺董之事了。
周揚也識趣地收起七星寶刀,拱拳拜道:“感謝王大人提拔,在下定當殺賊立功,報效朝廷。”
曹琳迷迷糊糊地問道:“殺什麼賊?董卓嗎?”
王允立刻感到渾身極不自然,眼看天色微亮,便以身體疲憊為由,先行告辭了。
曹操喝下最後一杯酒後,準備離開。
周揚知道不做點成績出來,肯定不會讓他看重的。
所以他一離開了司徒府,便往皇城奔去,向城門守兵報出自己姓名。
守兵一聽周揚的名字,立刻找了個武官來見他。
武官打量了幾眼周揚後,問道:“你就是當日追殺刺客的周揚?”
周揚老實回答:“正是在下。”
武官和四周的數名守兵一起動容,喝道:“胡說,你竟敢大膽冒充,誰不知道奮勇追殺刺客的周英雄,早就壯烈犧牲了,這可是李大人親自告訴我們的。”
周揚為之愕然,沒想到自己竟成了英雄,估計是李儒以為他必死無疑,索性隨便找了個藉口。
此時,皇城內迎面走來一名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