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狀便趁熱打鐵,買通了一個說書人,讓他每日講安舉人的家事,博取世人的同情。又借茶博士之口宣揚安舉人生前曾寫了一篇聲律啟蒙的鉅著,可惜走的匆忙世人竟無緣以見,萬幸他的大女曾隨他讀書倒把全書給記下來了。
一時之間,安舉人成為了陳州熱議的話題,不知有多少讀書人只為一睹這本《聲律啟蒙》真假來到沙灣,來了之後立刻被強烈的吸引住久久不肯離去,如飲瓊漿,如醍醐灌頂,以前做詩時不太明白的地方,立刻茅塞頓開。有些人甚至帶了筆墨紙硯坐在旁邊逐字記錄,回去後試著做詩,竟是中規中矩,拿去給大人看後,都得了誇獎。從那以後,來安舉人墳塋聽背書的增加了一倍。
只可惜,流傳出去的聲律啟蒙僅僅只是短短几段,若是能夠看到全書那可就是再好不過了。於是,這些人便開始接觸安木和大郎,只為求能夠多聽幾句。
又過得三五日,便到了丁未年癸卯月甲午日(景德4年2月27日),這一天,恰好是春分,也是安舉人的三七。安木領著大郎去墳上痛哭之後,便披麻戴孝的去曾幫著治喪的村民家裡謝孝。
到了下午,張文學和洪助教馬山長三人不期而至,正準備聽背書的書生們見到他們來了,便尾隨著他們進了安宅。
“妙哉!”張文學坐在外客廳裡,聽著大朗背誦啟蒙中詩句時,不由自主的發出讚歎之聲。洪助教和馬山長頻頻頜首,不時的點頭稱是。
書生們聚集在前院中,雖然沒資格進外客廳,卻個個神情緊張,隨著大郎的背誦嘴角微動,顯見得是在跟著學。
“能寫出此鴻篇鉅著,足可見克明有大材!”張文學聽大郎背誦了幾段後,抬手讓他退到一旁休息,引來了院中書生們的不滿,直到張文學呵斥了幾句,才恢復了安靜。
洪助教和馬山長走到院中將書生們斥責了一番才回到外客廳中和張文學說話,倆人一個說克明在縣學中懸樑刺骨,乃是縣學裡一等一的辛苦人。另一個說只可惜英年早逝,否則僅憑他的文章,定是能得個狀元的。最後二人異口同聲的認為這都是張文學教育有方,否則的話僅憑安克明的努力那是無論如何也達不到如此的高度。
“餘豈敢居功?若是克明不好學餘縱是再能教也教不出啊!”張文學哈哈大笑,連連擺手,“今日能看到他所留下的這篇鉅著,這便是他對吾等的教導所做出的最大報答。”
此話一出,不僅洪助教和馬山長喝彩,院中的書生們更是齊聲叫好,紛紛稱讚張文學。
安木抬眼看了看院中的情形,扯了扯嘴角,扭過頭看到大郎木然的站在旁邊,悄悄的往他身邊走去,拉住了他的小手。
用嘴型說道:“……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大郎原本木然的臉,立刻綻放出一朵燦爛的笑容,用力的點了點頭,也不知他有沒有聽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正在這時,一陣爽朗的笑聲傳來,書生們迅速的安靜下來,讓出一條通道。
“珊瑚對玳瑁,錦繡對珠璣。桃灼灼,柳依依,綠暗對紅稀。好,對得好……好,好,好……”一個身穿瀾衫,頭戴幞頭,腳登粉底皂靴的老者分開眾人走了出來。走動間瀾衫下露出一抹麻服,竟是不知在給誰服著孝。
院中所有的書生叉手而立,齊聲喊了聲‘苦涯先生’。
見到此人進來,張文學三人立刻站了起來,向廳外迎去。
第31章先生
更新時間2014…4…8 14:02:10 字數:2331
(新書求收藏,求點選,求推薦票,總之各種求!)
“苦涯先生,”張文學滿臉熱情,搶步上前扶住了老者,“先生也不和學生說一聲,學生也好備車去接。怎好勞動先生親來?”
等到洪助教和馬山長都見過禮後,眾人勸苦涯先生坐在了上首,幾個人就叉手立在他面前,誠惶誠恐。
張文學趁著施禮的機會,眼角往苦涯先生的袍底看去,待看明瞭裡面確實是一層麻衣,偷偷的往大郎方向看了看,頭垂的更低些了。
苦涯先生捻鬚笑道:“老朽剛剛從克明墳上回來,順路來家中看看孩子。文學倒是好記性,還記得今日是三七。”這話一出,張文學臉上的表情變得極為尷尬,他哪裡記得今天是什麼日子,只是因為聽到了聲律啟蒙一書的事情,特意過來看看有沒有什麼好沾光的。
苦涯先生如同沒有看到他臉上表情似的,連聲稱讚張文學愛護子弟。直到呂氏端來了茶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