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四日,天上壓城的烏雲終於化作了紛紛揚揚的大雪,簌簌落下,地上很快便積了厚厚一層雪,踩上去咯吱咯吱作響。
這場雪來得大去得快,不到一個時辰便止住了。雪後初晴,妍華抱著嘉惠,烏拉那拉氏抱著笑笑,幾人圍著火爐邊說邊笑打發著時光。這時候,木槿匆匆走了進來,一臉的不平淡:“福晉,格格,來人了。”
妍華心裡已經憋了太多疑問,眼下一聽這話,忙放下嘉惠往外走去。這一看,嚇了她一跳。豈止是來人了,外面浩浩蕩蕩地來了一大群人,簡直是烏泱泱的一片,皆踩著積雪而來。咯吱咯吱的聲音整齊劃一地傳了過來,他們莫名走出一股氣勢來。
妍華再眯著眸子細細一瞧,來人是宮裡頭的人。她的心不禁緊了緊,心裡的不安再度浮起。
魏長安的左右手劉明,率先一步趕了過來,他一臉的嚴肅,可眸子裡卻帶著喜色。
“怎麼樣了?”妍華搶先走到他面前,急急出聲。福晉抱著笑笑,也趕緊走了出來。
劉明回頭看了一眼,那群人已經走近,便匆匆道了聲:“福晉,格格,一切安好,請放心,皇上……大行皇帝……”康熙皇帝已甭,諡號還未定,是為大行皇帝。
他話還未來得及說完,便聽到後面的腳步聲已近,便趕緊閉了嘴沒再說話。可他臉上的神色分明透著喜悅,妍華還未來得及深究,便看到一眾太監宮女以及幾個嬤嬤排著序,規規矩矩地一字排開,然後有一個太監率先走了進來,微微抬頭挑了一眼後,便走到烏拉那拉氏身前行了個大禮。
就在烏拉那拉氏與妍華詫異之際,太監身後那一群人也跟著動作一致地匍匐在地行了大禮,嘴裡齊聲聲地高呼:“恭迎皇后娘娘進宮!恭迎熹妃娘娘進宮!”
他們的稱呼如同一聲驚雷,震得烏拉那拉氏與妍華皆愣在了原地。
他們剛剛說了什麼?皇后娘娘?熹妃娘娘?
直到身邊的嘉惠怯怯地拉了拉她的手,妍華才回過神來。她的第一反應便是,胤禛此時安然無恙,還派人來接她們了。下一個認知便是,皇位傳給胤禛了?!
就在她愣神之際,太監身後的兩個老嬤嬤率先有了動作。她們二人捧著喪服跪走到烏拉那拉氏與妍華面前,頭低著,將手裡的喪服高高舉起,請二人更衣。
康熙昨天駕崩,今天乃大殮之期。
妍華換好縞素後,腦子裡還渾渾噩噩的有些反應不過來。她們叫她什麼?熹妃?怎麼一眨眼,她就成了熹妃?事情太過突然,她總覺得像夢一樣不真實。以後她就要在那紫禁城裡生活了嗎?她只覺得心口突突直跳,沒有一絲興奮,反而是未知的生活藏了絲擔憂。
待嘉惠和笑笑也換好了縞素後,幾個人便在一群太監宮女與侍衛的擁護下進了宮。
妍華茫然地隨著太監與老嬤嬤的指引一路行著,遠遠看到胤禛站在乾清宮門前,身著一件寶蘭色的織金海龍皮蟒袍,外面罩著一件天蘭色的暗團龍花紋馬皮褂,腰間束著一條深色玉帶。這一身裝扮,竟是跟她離開王府時看到的一樣,難不成,他這幾日操勞到連衣服都來不及換上一換嗎?
她的心裡一陣揪疼,忙照著老嬤嬤的話一步步去做。她看到胤禛身後不遠處就站著十三,心裡安了安。無論如何,都有十三站在他身後相助。想必事情都辦妥當了,不然胤禛不會此時才將她們接進宮來。
她不知道這幾日胤禛有多難熬,但是方才遠遠瞥了他一眼,只覺得他身上的清冷竟是一夜之間披上了一層帝王的氣勢,叫人望而生畏。以後,他,便是大清皇帝了。這個認知讓她頗感惶然,腦子裡空空白白的半晌反應不過來。
妍華追隨著烏拉那拉氏,跟著老嬤嬤與太監的指引,為先帝服喪。
三日後,文武百官前來弔唁,三跪九叩之後,便是百官號啕大哭,哭聲震天,不絕於耳。笑笑年紀小,被這樣的場面嚇哭,嗚嗚哇哇地跟在烏拉那拉氏身邊,好在與當下的情形相應和,無傷大雅。
只不過烏拉那拉氏本是體諒妍華還要帶著嘉惠,所以才主動將笑笑帶在了身邊,眼下看到笑笑哭成了淚人兒,她倒是心疼不已了,忙趁著空隙將笑笑抱回宮中安慰。
德妃被尊為皇太后,徽號曰仁壽皇太后。
服喪期間,妍華不止一次,從不止一個人口中,聽到質疑的聲音。其中當屬九爺質疑得最歡。
十四趕回宮時,皇帝早已入殮。十四壓根不顧新帝在前,見到胤禛也未有跪拜之禮,只對著那樽棺木哭得傷心欲絕。面對太監的斥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