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過後,晴天漸漸就多了起來,泛黃的洪水也褪了下去。張根有和張大有就結伴來到河堤之上,趟過一條還在流水的小河,他們來到河洲之地上,這裡種著今年三四月份扦插上去的一百畝地瓜呢?還好,老天爺保佑,這一百畝地瓜沒有被洪水淹沒,保住了今年這季地瓜的收成。現在上半年雨季過去了,現在應該犁開原先種油菜的二百畝地來種一百畝打籽瓜和種一百畝花生,兩人商議好了之後,小隊長張根有就開始分派青壯年勞動力來耕地起壠種瓜和種花生,在種瓜和種花生之前把一些有機肥先施到沙地裡增加土地的肥力,等過了幾天之後又重新用黃牛耕地起壠再點種打籽瓜種和花生種。 種下去花生和瓜子之後,天就漸漸熱了起來。沒有過一週的時間,花生和瓜子秧苗全部出齊了,一棵棵嫩綠的幼苗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青翠。張大有建議把村上的廁所清洗一遍,用糞水澆一遍瓜苗,經過糞肥催的瓜苗生長得更加壯實,沒過幾日,就爬出長長的藤蔓來了,並且開出了黃色的小花來了,這時蜜蜂嗡嗡地爬上打籽瓜的枝頭,沒過幾天,瓜地上就有杯口大小的小瓜仔長了出來,這時天氣漸漸熱了起來,太陽也毒辣起來了,走在太陽下的人們必須頭戴麥杆編制而成的草帽才能在太陽下行走。花生也開出了黃色的小花,但花生這種作物有些不一樣,它花開在空中,果卻結在土中,讓人不知下邊的收成怎麼樣,但有經驗的農莊人看看露在外面的花生藤,就知道花生是豐產還是少產。 天氣越熱果實反而更壯實,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生夏長的道理吧。 隨著氣溫的升高,栽下去的早禾慢慢地泛黃了,這時候,南河堤當內外都是一派豐收的景象。堤當之內,瓜果飄香,地瓜和花生都在土地之中潛伏著,只有打籽瓜象一個個充氣氣球一樣,一天天地膨大,躲藏在青翠的瓜蔓枝葉當中,但沙地上的炙熱將青翠的葉子曬嫣了,再也藏不住那鼓鼓囊囊的又大又圓的小皮球肚子,讓一個乾涸難耐的人忍不住要摘上幾個來解解饞。這時村上就會搭起看瓜棚來,讓過暑假的學生娃來看管起自己村莊的打籽瓜來。頂著驕陽,先把花生藤拔起來,把地裡的花生收上來,堆成一個個小山的花生先在地頭上稱重,得出這一百畝地的花生的總重量稱出來,再按全村的人口和勞力比例在村會計的計算下,每家每戶有多少花生的分成,然後各家各戶把分到自家的花生用籮筐挑回自己家裡去。 等花生藤曬乾了一些之後,隊長把這些花生藤收攏起來,等再曬乾一些,重新分到各家各戶去做灶前的柴火。 花生分完之後,就是再在地頭分一百畝的打籽瓜,同樣先把這一百畝的瓜收攏起來,先得出這一百畝瓜的總重量,再按照人口工勞小隊規定的權重,確定每家每戶應分得瓜的重量,分好之後,各家各戶把自己家分得的瓜挑回自己家裡去。洲地上的花生和瓜子分完之後,還有一百畝地瓜沒有收上來,這時讓全村勞動力出動,把土地之中的地瓜刨出來,結果誰也沒有想到今年地瓜的產量比花生瓜子都多,每一根地瓜藤上結了六七個一斤重的大小不一的地瓜呢。結果家家戶戶都分得有上千斤的地瓜呢。這些地瓜和打籽瓜堆滿了一地,佔了半個屋子。讓人走路的地方都沒有。有些人家就會把這些打籽瓜和地瓜送去給一些親朋好友,讓張家村熱鬧地忙了一陣子。 收完了花生打籽瓜和地瓜,這時已經是五黃六月的天熱的天氣,馬上就要進入雙搶季節,所謂雙搶就是抓緊時間搶收和搶種。這時村上張根有小隊長就要記工員記雙搶時間的工分,凡雙搶時間沒有來參加農村勞動的強勞力,不僅沒有工分,還會被扣每天三十工分,這樣一般都會想方設法來參加村上勞動。 張逐夢,張有居,張懷有和張樹同都停止了自己之前從事的生意,都來參加張家村搶收搶插的雙搶勞動,在全村青壯年的努力下,經過二十來天的搶收早稻,搶插晚稻,終於在八月一日之前,結束了張家村的雙搶勞動。雙搶完成之後,張懷有繼續他的中草藥材生意,張有居和張逐夢兩人繼續拉沙子的生意,張逐夢臨到自己外出放蜂時,就跟杜會計一起去方圓百里之內各個山林追逐花期,張逐夢的日子就慢慢恢復起往常的樣子。 張樹同見忙完雙搶之後,為了取得更多的利潤,他決定更加深入一點,去比槐樹嶺更南方一點去新定縣城,新定縣城是南河上游,張樹同決定以新定縣城為圓心對方圓四十里的山村裡去做雞毛換糖的生意。紅旗公社雞毛換糖的生意歷史比較久,從事這行的人雖然不多,但日積月累,從事這項經濟活動的人也慢慢地多了起來。 但絕大多數人還是圍著紅旗公社附近鄉村來回反覆地轉,這紅旗公社周邊幾乎要飽和了,張樹同因為自己堂客有機動三輪車,在取得一陣雞毛換糖的經驗之後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