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慰無比。楊度見母親身體健朗,妻子把家裡料理得井井有條,心中也歡喜。尤令楊度欣慰的是,黃氏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已經三個多月了,長得白白胖胖的,人見人愛。楊度給兒子取個名字叫公庶,寓意國家早日富庶。
楊度告訴母親,弟弟妹妹妹夫及小外甥在日本都很好,不要掛念。
與去年相比,出洋留學的風氣又開放了一大步,這主要應歸功於朝廷的大力提倡獎勵。同時,朝廷倡導變法,各種新式學堂,如師範、法律、財經、醫科、礦業等如雨後春筍般地興起,各種實業公司也紛紛建立,這些學堂、公司大量需要新式人才。各級衙門也廣為蒐羅留學生充當幕僚。至於各省仿效袁世凱的北洋陸軍所建立起來的新軍和武備學校,則更是大批羅致學軍事的留學生。所有回國的留學生都可以很快得到功名和一份俸祿優厚的待遇。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朝廷已經明諭宣佈,今年甲辰恩科是特為老佛爺七十大壽而設,從此之後永遠廢除科舉考試。這一道諭旨將實行一千多年之久的讀書人的仕進之途堵死了。讀四書五經,寫八股文試帖詩,再也不能有黃金屋千鍾粟了。讀書人要想有出息,只有讀有實用的書,要想得功名,只有出國留洋。
於是,不僅城市裡計程車紳,甚至連鄉間的農夫,都知道留洋的人最為金貴。李氏二子一女連小外孫都在東洋留學,她因此成了鄉民心目中地位最高的老太太。大家恭維她好福氣好八字,今後會得到一品浩封的。李氏二十九歲守寡,看到自己千辛萬苦拉扯大的三個兒女能有今天的境遇,心裡很是欣慰。她笑吟吟地對兒子說:“娘都放心,你們兄弟姐妹在一起,互相照應,娘還有不放心的?”又問,“叔姬身體向來弱,她在東洋吃得慣嗎?”
楊度答:“東洋的飯菜,叔姬也還吃得慣。即使吃不慣,也可以自己煮。反正米呀菜呀油鹽醬醋呀都是一樣的,只是做的口味不同罷了。”
李氏說:“娘是老了,不然也去東洋,專給你們做湘潭飯菜吃!”
楊度笑著說:“那就更好了。”又說,“娘,澎兒只去了兩個月,就會講好多日本話了。”
“真的嗎?”李氏聽說外孫如此聰明更是歡喜。“小孩子學話容易,過不了多久就是一口東洋話了。不過,你們還是要教他講湘潭話喲,不然過幾年回國,我們祖孫倆都不能打講了。”
說得一家人都笑起來。
黃氏對丈夫說:“前幾天湘綺師還打發人來,問你從長沙回來沒有。”
楊度說:“過幾天我就去看他老人家。”
楊度在家裡享受了幾天溫馨的天倫之樂,心情十分舒適。他是個不安於小家小室,時刻盼望做大事業的人,心裡總是想著粵漢鐵路一事,要把此事辦成。他認為辦此事,從大的方面來說,是關係到國家尊嚴的一場外交,從小的方面來說,是自己投身政治所辦的第一件實事,成與敗,事關自己的信譽,同時也是自己是否真正具備從政才能的一塊試金石。一想到這裡,他心裡焦急起來,在家裡呆不住了,他要去拜見湘綺師,一來敘敘師生別情,二來他要向這位飽經世間滄桑懷抱治國奇才的一代宗師討教。
時屆金秋季節,雲湖橋的湘綺樓充滿著濃郁的秋之詩意。
六年前建樓時齊白石為先生栽下的十株丹桂,株株長得茁壯,有的樹枝已超過了二樓的欄杆。這幾天裡桂花迎著秋風相繼綻開,一朵朵嫩黃的小花夾在深綠色的葉片叢中,使得全樹都亮堂起來,尤其是那清新芬芳的香味直沁人心脾,讓人精神振奮,心情愉悅。
環繞著魚池邊擺著五十盆菊花,是前年去浙江天童寺任住持的八指頭陀,託徒弟帶來花種培育的。天童寺的菊花聞名佛門,尤其是它的墨菊更負盛名。王輳г飼肓艘桓齷ń塵�吶嚶�齠�俁嗯杈棧ǎ��約毫糲攣迨�瑁�淥�謀惴炙透�襖窗莘玫目腿嗣恰�
這五十盆菊花,今年已是第二年開花了,花開得比上年更多。花色有金黃、嫩紫、粉白、淺紅,各種各樣。特別是那八盆墨菊,深綠色的花瓣,真像是從濃墨裡浸出來的一樣,的確不是凡品。這五十盆菊花的花形也多姿多彩。有大朵重瓣的像洛陽牡丹,有長瓣下垂的如流泉瀑布,有金光燦燦的若泰山日出,有雪白渾圓的似中秋明月。真個是花團錦簇,給湘綺樓帶來了無限的生氣。
樓前樓後的那幾株楓樹,這幾天葉子也漸漸轉紅了,紅得令人垂涎,真想摘下一片來珍藏在書冊中,一年四季喚起讀書郎對秋天的美好回憶。
近來,湘綺樓主常常憑欄望著這滿目絢爛的秋景,心中盪漾著一股陶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