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心地方遭到破壞,於是與新政府接近,有意收拾局面,此時也多被幹掉。正所謂“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便成草頭王”!當時百色一帶的舊桂系劉日福部,首先打出“廣西自治軍第一路總司令”的旗號;接著陸雲高在賓陽、上林自稱“自治軍第一師”,陸福祥在武鳴、那馬一帶稱“廣西陸軍第一獨立旅”,蒙仁潛在隆山、忻城附近自稱“邊防司令”,梁華堂的2000多人在桂林一帶稱“桂林自治軍”。此外李紹英在融川,何中權在柳江、融縣,陳天泰在武宣,劉權中在桂平,只要手中有幾十條槍,上百號人的,都各自招兵買馬,嘯聚山頭,拉起了自己的隊伍。人槍較多的自封為“司令”,人槍少的,也自封為團長、營長。當時有首民謠唱道:“司令滿街走,將軍多如狗,殺人兼越貨,無日不幹戈。”這一局勢為李宗仁的崛起製造了條件。李宗仁也宣佈與粵方脫離關係,以“受玉林五屬父老鄉親、地方團體推舉,維持五屬治安”為名,宣佈就任“廣西自治軍第二路總司令”,並乘粵軍撤退之機,迅速從貴縣出兵,接管了玉林五屬,隨後他進駐容縣,一下佔有了7縣地盤。並四處張貼告示,禁止外縣散軍竄入7縣防地,為割據圈定了地盤。從此,玉林等縣成了李宗仁的地盤,成了新桂系的第一個策源地。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玉林初聚(2)

李宗仁在玉林,管轄玉林、陸川、博白、北流、興業、貴縣、容縣等7個縣。這裡地處桂東南,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溫暖,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人口稠密,物產豐富,是廣西比較富庶的地方,李宗仁在這裡能夠得到糧餉和兵源補充。後來李宗仁回憶往事,還慶幸地說:當時在他的“防區之內,每年稅收總額約在七、八十萬元左右。軍政機關樽節開支,尚可維持。”

更重要的是,李宗仁以自己的表率作用提高了士氣,也樹立起自己的威信。當這支部隊脫離大部隊時,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缺餉,特別是上千號人寒衣無著。這時,李宗仁首先從自己的基本營四個連隊中抽出步槍百餘支,賣給當地防匪的地方民團,換得銀洋15000元,幫助全軍度過了難關。李宗仁的“慷慨”使全體官兵感動異常。

在李宗仁周圍,能聚集起一批忠誠的追隨者,表現了李宗仁的領袖作風。他不僅積極羅織軍校生,對行伍出身的下級軍官也注意培訓,使部隊素質和作戰能力大為提高。在任職提拔上,李宗仁一改舊軍只任私人的作法。當李宗仁自任“粵桂邊防軍第三路司令”時,底下兩個支隊的司令以及支隊下轄的各級官佐,都是論功行賞,且是與幾位當初支援進山的連長一起商量而定的。當時在支隊司令一職的人選上,李宗仁堅持不從自己基本營連長中產生,而選定了李石愚和何武。李石愚是五屬興業一帶的豪富,在玉林當地有相當的號召力,他雖無資歷、戰功,但給他以較高位置,有利於在玉林紮根,也鼓勵了地方富戶帶家兵武裝前來“入夥”。二支隊司令由何武擔任,也是因為他拉來了好幾個連的人與槍,功勞最大。這種用人策略,使相率而來的眾將官口服心服,樂為之用;也使手下人能展其所長,加強了團體的向心力。故李部雖然僻處廣西一隅,生活極為艱苦,但“紀律嚴明,軍容整肅,為廣西自來所未有”。即使有些人心中不服,也因李宗仁辦事公正,不私心自用而願意接受調派,服從指揮,李宗仁作為玉林團體領袖的威望也逐步建立了起來。

馬曉軍部隊的發展幾經周折。他擔任田南道警備司令後,準備擴編兵力,但是這支隊伍擴編還沒有完成,粵軍調回廣東,舊桂系殘部蜂起,廣西大亂。馬部附粵眾所周知,故很快成為眾矢之的。當時馬部白、黃、夏三支隊伍均佈置在滇桂要道上,司令部所在地百色的駐軍並不多,反而是舊桂系的劉日福、陸雲桂兩支部隊實力最強。一天,自稱廣西自治軍第一軍總司令的劉日福部包圍了馬曉軍的司令部。馬曉軍膽小怕事,不敢命令部隊還擊或突圍,結果,在百色城的部隊全部被劉日福繳械。當時,幾個營長因事均在司令部,僅韋雲淞事前奉派前往西隆護送鴉片煙幫,得免於難。馬曉軍、黃紹竑被扣。白崇禧、夏威、陳雄等先後跳城逃走。白崇禧等人收集殘部官兵,由邏裡舊州、坡腳,會合韋雲淞部約二、三百人逃往西隆八渡,渡紅水河入貴州,向黔軍劉瑞裳(白保定時的同學)等求援,得到支援。白崇禧等在此整頓部隊,隨後發表通電,聲討劉日福自治軍,自稱為田南警備軍指揮官,委夏威為第一營營長,陸炎為第二營營長,韋雲淞為第三營營長。白崇禧率部與自治軍相抗,身先士卒,得到部下的擁戴。一天晚上,白崇禧冒雨巡查陣地。對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