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大中學校經濟狀況(1)
20世紀30年代銀圓(或國幣)的購買力 1928年以後的十年內,中國的銀圓、國幣和法幣比較堅挺,只在1937—1938年間物價水平(受抗日戰爭影響)有輕微的上漲,但仍保持基本穩定。所以30年代的經濟情況便於用同一的物價、幣值標準來和現在作比較。 以生活必需品、日用品的實際購買力估算,1930—1936年銀圓(或國幣)1圓,約相當於今人民幣30元左右。 例如,以主要食物的價格計算:1930—1936年大米每石10圓左右(當時1石=160市斤),合每斤6.2分錢,豬肉每斤2角錢,白糖每斤1角錢,食鹽每斤2—5分錢,植物油每斤1角5分錢,雞蛋每斤2角錢。 又以飯店的客飯價錢作比較,30年代北平一份西餐大菜套餐為5角—1圓2角錢,今日同樣的一份大約15—60元,相差30—50倍。 以快餐麵條作比較,30年代一碗光面4分錢,今日一碗光面1—2元,相差25—50倍。 以信件的郵資作比較,30年代國內郵簡3—4分錢,今日為6—8角錢,相差20倍。 再以圖書的定價作比較,30年代一本3—5角錢的書,今日為10—20元左右,大約相差40倍。 本章對於30年代我國大中學校的生活狀況,分別進行考證,對於當時北平、上海兩地的生活背景(衣食住行等生活費)進行對比。 抗戰以前學者的教學收入 1927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公佈了《大學教員資格條例》20條及《大學教員薪俸表》,規定大學教員的月薪分4等(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12級。 進入30年代,待遇的標準有所提高。按1927年規定,教授一級月薪500圓,到1934年增加為600圓,約合今人民幣18000元;副教授一級月薪由340圓提高到400圓,約合今人民幣12000元,等等(據《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乙編》所載“大學教師薪俸表”,開明書店1934年)。 1931年1月,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管理美國退還庚子賠款的機構——年會決定,在今後5年內每年撥款20萬圓給北京大學,作設立研究講座、聘請專任教授以及購置圖書儀器之用。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聘請胡適之擔任北大文學院長兼中文系主任,月薪600圓;並設專任教授15人,研究講座9人,月薪450圓(參看《顧頡剛日記》)。 1931年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上任後,為招聘賢能,頒佈規定:教授月薪300至500圓,而且每位教授可以擁有一棟新住宅;講師月薪為200至300圓,教員月薪為100至200圓,助教月薪為80至140圓;學校行政職員月薪為30至100圓,工人(勤雜工)月薪9至25圓(引自《30年代清華大學手冊》)。 30年代初在北平擔任教授的,北京大學有胡適、劉半農、羅常培、周作人等;清華大學有朱自清、聞一多、陳寅恪、俞平伯、楊樹達等;北京師範大學有錢玄同、黎錦熙等;燕京大學有郭紹虞、陸侃如等。著名學者常有兼職,收入更多,例如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兼職所得月收入可達上千圓,甚至1500圓。副教授有黃節、顧頡剛等,講師有王了一、浦江清、許維橘等。在這些大學畢業後擔任助教的有吳晗、餘冠英、譚其驤、吳組緗、林庚等,他們一般也可以兼課、兼職、寫作以增加收入。 當時清華任教的職稱與別的大學不同,分為5級:教授、專任講師、講師、教員、助教。沒有副教授這一級。教授和講師一定要開課,教員和助教不開課。 國立清華大學提供給教授們的住宅是免費的。1933年春,清華西院住有聞一多、顧毓秀、周培源、雷海宗、吳有訓、楊武之(楊振寧之父)等近50家。聞一多所住46號“匡齋”是中式建築,共有14間房屋。1935年初,聞一多、俞平伯、吳有訓、周培源、陳岱孫等教授又遷入清華新南院,這是30棟新蓋的西式磚房,每人一棟。條件更好,有書房、臥室、餐廳、會客室、浴室、儲藏室、電話、熱水,一應俱全。 北京大學的校園生活 1917年1月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學校長,大力改革制度和學風。第一實行“思想自由,相容幷包”,開拓眼界,解放思想。第二是“官”與“學”分家,提倡“不做官”的戒律,從此北京大學打破了官僚政客和北洋軍閥的社會基礎。 1918年在蔡元培校長主持下建成了著名的五層“紅樓”,原擬作學生宿舍,後為課堂、圖書館;此外還蓋了一些新房。 北大學生由本、預兩科350人擴大為1300多人,此外還有全國各地慕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