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2章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首先還是思想。

儒家當然也有缺點,但能一直被各朝統治階層採用,當然是有其價值所在。

“宗法制和分封制。”房玄齡又落下一子,“宗法制一直沿用至今,並不曾改變過。倒是分封制,秦廢分封立郡縣,漢朝行郡國制,到了後來,分封制度更是不斷改變,隋以皇子鎮守地方授總管之職卻不分封藩國。我大唐立國之後,也是如此,到貞觀之後,才有了分封之始。現在想來,貞觀年的分封,也是你張文遠一手推動的。”

“看來,你真正的目的就是要重建分封制了。”

張超想了想,“中原廣闊,朝廷對外開拓,如果依然中央直轄,那麼如此廣闊的地方,其實鞭長莫及。倒不如分封,中原是朝廷直接管轄,而周邊分封給宗室和功臣,形成屏藩朝廷之勢。這樣,朝廷還能夠支援諸侯對外繼續擴張,既給了諸侯們擴張的權力,同時也坐享了大唐的擴張利益。”

“可週分封天下,也並不太平啊。平王東遷,然後就是五百年的春秋戰國。諸侯爭霸,最後戰國爭雄。”

張超笑笑,“可起碼,諸侯尊周天子八百年。而且,周立國之時,華夏才多大?甚至中原都遍地戎夷,更別說周邊蠻胡環伺。而幾百年後呢,昔日諸侯已經為華夏打出一片大大的天下,雖各地方言不一,但華夏卻始終沒變過。”

“天下各地都奉周天子為共主,都以華夏自居,尊王攘夷,才有這文明傳世。”

秦漢以後,中原王朝紛亂不止,哪怕一統王朝,也難有什麼對外開拓的功績。反倒是秦漢時的交州、遼東、西域等地不斷的丟失。

“文遠,你想再行封建,可你就不擔心周的春秋戰國諸侯混戰,不擔心漢之七國之亂,晉之八王之亂?”

“中央朝廷與地方諸侯肯定會有博弈,但並非就是無解。朝廷分封諸侯,同時也有推恩令,諸侯國不斷的推恩分封變小,並且諸侯封國極多,互相制衡。如果說,所有的封國,或者大多數諸侯都起兵叛亂,那隻能說朝廷肯定做錯了。”

“房相,如今是大航海時代了,我們的商船都已經能航行到美洲、澳洲,去非洲和歐洲,甚至能去北冰洋。世界那麼大,天下不只再是那個中原。如此廣闊的天地,我們為何還要死死的限制著我們的腳步呢?”

房玄齡感受的到張超這番話的真誠。

“文遠下一步要做什麼?”

“海外殖民。林邑、扶南、真臘、膘國、狼牙修、羯荼、獅子國、戒日····世界很大,華夏文明的種子可以隨著大唐的戰船撒向世界各地。”

房玄齡笑笑,“跟你聊這麼一會,我感覺我已經老了。我的眼睛還只是盯著眼皮底下的那一小塊地方,你這眼睛卻已經看向萬里之外。”

“朝廷的安穩也十分重要,中原安穩、繁榮,才能培育出更多的人才啊。”

“文遠,你需要我做什麼?”房玄齡問。

“和我一起領導好內閣,協助陛下治理好天下。”

一顆棋子落定,房玄齡點頭,“這本來就是我的職責。”

·······

週末。

張超換了身便服,今天休沐,他沒在家閒著。他只帶了柯慶一起上街,到處逛了會,便去了附近的一所學校。

週末,學校裡今天放假,但有老師講課。給這附近的居民們講課,講的還是孔孟的經典。

今天講課的是這所學校的校長,一個老儒生。

他說的是一口帶著河東口音的官話,早在十幾年前,張超帶著國子監的老師、學生們編了武德字典,後來又編了貞觀詞典。

武德字典最重要的不是一本字書,他還有一套拼音符號,給所有的標準漢字注音,注的音不是過去讀書人的讀書音。而是給所有人用的標準讀音,也稱為官話。

從那時起,朝廷就規定了,參加科舉計程車子,必須掌握官話。甚至朝廷的官員和吏員,也得接受官話的培訓學習,要求他們掌握一口流利的官話。

各地的學校,這些年也都在推行著這套官話。甚至不少地方的掃盲班,識字課,也會教授拼音稱號,教授官話。

十來年過去,如今官話推廣普及的還算成功,起碼官吏、士人甚至是商人,都差不多能說官話,雖然許多人多少帶點地方口音,可起碼能聽懂啊。不像過去,有的官員到任聽不懂地方話,地方人聽不懂官員的話。

甚至有皇帝召見官員時,聽不懂官員說話的。

儒家經典中節選的一篇很普通的文章,但老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