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鹽價漲了,細算下來,一戶如果吃鹽四五十斤一年,那一年原本買鹽錢四五百文,而現在卻得三四千錢。
漲的很高。
可李世民也說了,如今物價漲的厲害,一斗米都二百錢了,一石米兩千錢。一斤鹽賣六七十文,並不算高。
李超想想中唐改革鹽法,直接在鹽價上加十倍的鹽稅的事情,想想後世明清時的高鹽價,也知道,這其實是發展的必然。
朝廷需要錢,總能找到辦法的。
不過李超依然還是覺得漲的太突然太高了。
“陛下,其實我還有一個後續計劃,剛才還沒來的及說。”
“是什麼,說來聽聽?”
李超本來不想說這個的,這個時候也只好說出來了。
“臣以為,朝廷可以把鹽業這塊,成立一個公司。”
“公司?”李世民皺眉。公司,不就是商行的另一個稱呼嗎,朝廷辦商行,前所未有的事情啊。
“是這樣的,朝廷成立一家公司,但屬於朝廷控制的。朝廷可以發行股票,然後向商民出售,以此募集股本。比如說,朝廷第一次發行新股,可以多募集些股金,比如說,募集個一千萬貫兩千萬貫。”
“就如四海貿易公司一樣?”李世民早知道了四海公司股票圈錢的厲害,人家商行的股東,那可是得年年分紅派息的。四海公司的股票倒好,有各種不同等級,許多人手裡的股票,根本沒有決策權。
而且公司也不承諾會年年會紅派息,意思他們想分就分不想分你手裡的股票就暫時不能分。雖然擁有股票就是股東,可這種股東,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若是朝廷也把弄一個唐鹽公司,發行股票,拿出個一兩成股份來,發行股票募集股金,然後把這個錢拿給朝廷做戰爭之用,不也挺好的。
把唐鹽公司募集的股金挪用到朝廷打仗,李世民覺得天經地義,唐鹽公司那是朝廷的啊。
至於給股東們分紅派息,等以後有錢了再說。
“這個辦法不錯。”李世民很滿意。
“陛下,那是不是可以考慮暫時先不要漲這麼高的鹽價?”
李世民想了想,“文遠你這是為民請命嗎?那就統購還是兩千,統銷十二千,稅三千。”
這樣一來,一斤鹽官方批發價就是五十文了,鹽商分銷零售估計在六十文以內。一斤減了十幾文錢。
李超還不太滿意,可李世民已經一揮手。
“好了,此事就這樣說定了,先印一百萬引,再超發一百萬,然後儘快組建這個唐鹽公司,再拿出一成股份來發行,募集一千萬股金。”
李世民算了算,一百萬鹽引,就是一千五百萬貫,除去二百萬本錢,還得一千三百萬鹽利,超發一倍,那就成了二千六百萬,再發行一千萬鹽股,那就是三千六百萬了。
嗯,這麼多錢,足夠跟突厥人開幹了。
“好了,現在錢的事情已經解決了,我們還是來商議一下,如何對付統葉護,對抗突厥白眼狼們吧!”
李世民甩甩衣袖,湊到了地圖前。
最新的訊息,突利小可汗果然已經投奔了統葉護。
對他來說,統葉護雖是西突厥大汗,可當年西突厥也是突厥王族出去開拓西域的一支,投奔他,總好比投奔大唐的好。事到如今,突利哪不明白他被大唐擺了一道。
因此他寧願投奔統葉護,也不投唐。
而漠北的鐵勒人,跟統葉護的上一戰中,元氣大傷,現在北逃的遠遠的。
大唐現在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統葉護馬上就來了,這一戰不可避免。
“讓唐儉出使漠北,看能不能先拖住統葉護段時間,給他送點金帛珠寶。跟他談條件,不管統葉護現在提出什麼條件,我們都可以暫時先假裝答應他。”
李世民雖然決定了要開打,但越是如此,他越加小心。李超說的對,統葉護如今兵強馬壯,正是得洋之時,不能硬剛,得想點辦法智取。
宇文士及提出,應當再派人去聯絡下薛延陀的夷男。
“夷男兵敗北循,找他有什麼用?”
“夷男雖敗,但草原上的戰爭都是差不多,就算敗,也不會一下子敗光,只要收拾下兵馬,夷男的實力並沒太大損失。關鍵是他有沒有再戰的勇氣,只要我們大唐聯絡他,表明要與統葉護開戰的決心和態度,相信夷男肯定會出兵配合我們的。有夷男在漠北,能替我們牽制統葉護不少兵力。”
宇文士及這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