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朝廷也不打算征討遼東,老爹這個志願軍主將也跟李超辭職。
“既然朝廷已經同意將一萬志願兵都選為府兵,並都置於遼西,那我也就放心了。這些小夥子們沒有白拼命,這一趟值得的。我這老骨頭,也就不跟著摻合了。”
老爹打算去他的封地。
老爹身為實封開國郡公,有一百里的封地。他的封地就在燕山東麓,長城北側,南面隔山就是平州的盧龍縣。
封地在長城外,但比起李超的封地其實要好的多。
李超的封在狼山北,是草原戈壁。遠離中原,山高路遠。但老爹封地就好的多了,雖然在長城外,又是山區,但距離河北平原,也不過是一道燕山一條長城而已。
他的封地還在玄河邊上。
玄河,是濡河的支流。
濡河後世稱灤河,而玄河就是後世的青龍河,因此老爹的封地,其實就是在後世的青龍縣境內。
那是一個風景很美的地方。
當然,在這個時候,就只能稱是偏僻的山溝裡了。
一百里地,中原內地差不多是一個縣那麼大了。
老爹這個郡公,實實在在的百里侯。
“遼西為朝廷收復之後,這片領地要安全的多,沒有了高句麗的威脅。現在就是奚人和契丹人還有威脅,但要好的多。他們一般,不敢輕易犯大唐天威的。”老爹對於自己的封地也是很上心的。
李超之前已經為他安排了管事,招募了工匠和工人,提前過去建城堡、屯莊了。
“這塊地挺不錯的。”
李超看著地圖上標示的位置,其實說來,這塊之前朝廷分封時,認為的關外之地,早先是隸屬於遼西營州的。
最早春秋之時,這裡是山戎國地,戰國時屬於燕國。
秦、西漢時屬於右北平郡,東漢屬遼西郡,北齊入北平郡,隋時又分屬北平、柳城郡,隋末劃入營州柳城縣。
“三郎,你說朝廷現在收復了營州,會不會把我這封地收了,改封另一塊給我?”
老爹有點擔憂的道。
老爹封領分封的時候,是在高句麗人手裡,可現在遼西不是已經收回了。
萬一到時朝廷覺得這地方應當由朝廷直轄更好,那他現在去建設領地,那也太虧了。
李超覺得倒也有這種可能。
畢竟這片地方,雖然說在長城之外,因此邊界線不是那麼清楚。青龍河河谷山區,過去也是奚人、契丹人遊牧之地。可畢竟離河北平原近啊,現在收復遼西后,離遼西走廊更近,這青龍河谷,在秦秋戰國時,也是通往遼東的一條古道。
那時海邊的那條路線,還在海里淹著呢。
“沒事,估計一時半會也不會變,就算將來真要改封,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一座城堡、幾座屯莊而已。”
以後也許會改封,但只要現在沒改,那李家就得先守著這塊領地,要不然萬一被契丹人奚人給佔了,那老爹這個封領和爵位,可能就都要收走了。
反正遼西這邊暫時也還沒什麼事情。
尉遲恭回了幽州,史萬寶在臨渝關坐鎮。
李超便打算送老爹去趟封地,同時也順便率軍去巡視下遼西北邊的邊界,這過去也沒有個什麼明確的界線,李超準備去立幾塊碑石,樹幾塊界碑,劃清下遼西的北境。
當然,肯定還要去會會庫莫奚和契丹人,震懾下他們的同時,如果能順便談判,開啟與奚、契兩部的交易,那自然是更好的。
要征服奚人和契丹人,不一定非要用刀用槍,這種處於大國之間夾縫裡生存,還處在比較原始的部族聯盟時代的部落,跟他們交易,分化拉攏,一樣能夠控制他們。
庫莫奚和契丹,現在跟突厥、鐵勒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到現在,他們都還沒有過統一的汗王。
契丹是八大部落,連一個穩定的部落聯盟都沒有建立起來,沒有能掌握契丹話語權的盟主。他們現在是八部酋長,輪流來主持。其實這個主持者也沒什麼太大的權力,就是一個發起召集八部酋長議事的權利,至於說決定權,沒有。
他們也沒有什麼部落常備軍,反正各部落都是全民皆兵。
而庫莫奚也是一樣。
契丹人的活動範圍,在西遼河一帶,而庫莫奚人,則在後世老哈河一帶,相對的,庫莫奚人更靠近大唐邊境,但契丹人也與遼西東北端交界。
這些年,契丹和庫莫奚人一直都是跟著突厥人,沒少